中文名:乌鸡国国王
饰 演:雷明(央视版)
马哈木提.阿木提(张纪中版)
登场作品:《西游记》
性 别:男
国 籍:乌鸡国
职 业:国王
结 局:被唐僧师徒所救
乌鸡国国王只是普通热人,他手上的仙丹是怎么来的?
《西游记》乌鸡国这一回,孙悟空被利用,太上老君最鸡贼,而如来佛祖变得惨无人道!虽然分析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但这就是事实,我也没有办法。这也是太上老君为什么把那么珍贵的仙丹给一个死尸的原因。到底怎么回事?听我慢慢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乌鸡国国王是怎么被弄死的,《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这一回讲孙悟空就要下死手棒杀狮子精,这时文殊菩萨及时出现,她告诉了孙悟空事情的真相:
菩萨道:“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话说的可真好听,一句一饮一啄就把佛家无耻的行径全部掩盖过去了。事实真的如文殊菩萨说的那样,是仅仅让乌鸡国国王浸水三年以示惩戒吗?不是的,如来的真实意图是弄死这个国王,然后霸占这个国家。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如来安排好了,仅仅是浸泡这个国王三年,那么正常的情况应该是首先保留好国王的尸体,然后将国王的鬼魂在地府安排好,三年之后魂归肉体,这样叫一饮一啄。但是事实情况呢,国王被推下井后,佛家派的那个狮子精就不管了,不但不管,还和地府打好了招呼,不允许国王的鬼魂去地府告状,地府连国王的鬼魂都不收留:
那人道:“他的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看到没有,十代阎王都被这个狮子精收买了,目的只有一个,在阳间国王活不了,在阴间国王的鬼魂不能申诉,不能收留,不能投胎转世。这是什么惩罚,基本相当于把这个国王赶上了绝路。幸亏井中的老龙王保存了这个国王的尸体,夜游神收留了国王的鬼魂,这才使得这个国王有一天能伸张正义,重见天日。而老龙王和夜游神是谁派来的,太上老君,一场道家和佛家的激烈争斗正在酝酿。
太上老君为什么会参与此事呢?主要还是因为这次佛家做的太过分,第一,佛家伤了凡人性命,第二,佛家无耻的把这样的事情嫁祸给了道家,你说太上老君生气不生气?为什么说佛家嫁祸给了道家呢?《西游记》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这一回这样记载这个狮子精的卑鄙行径:
忽然锺南山来了一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朕与他同寝食者,只得二年。朕与那全真携手缓步,至御花园里,忽行到八角琉璃井边,不知他抛下些什么物件,井中有万道金光。哄朕到井边看甚么宝贝,他陡起凶心,扑通的把寡人推下井内,将石板盖住井口,拥上泥土,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可怜我啊,已死去三年,是一个落井伤生的冤屈之鬼也!”
也就是说这个狮子精本来是佛家派去的,但是他乔装打扮变化成为一个道士,在取得国王信任后,将国王推入后花园井中,然后变成乌鸡国国王,成功的鸠占鹊巢,当起了皇帝。这事就做的太绝了,伤人的事情明明是佛家人干的,却打着道家人的身份,这不是赤裸裸的栽赃陷害嘛。
这还不算,在狮子精变成假国王管理乌鸡国期间,这个国家道家的地位急剧下降,甚至于道士变成了佛家的下人、奴才。这可不是我瞎说的,书上有证明。《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这一回讲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宝林寺投诉,出来接待的是一个道士:
正赞叹间,又见三门里走出一个道人。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钟打勤劳的道人,里面还有个管家的老师父哩,待我进去禀他一声。他若留你,我就出来奉请;若不留你,我却不敢羁迟。僧官见了大怒道:“道人少打!你岂不知我是僧官,但只有城上来的士夫降香,我方出来迎接。这等个和尚,你怎么多虚少实,报我接他!
看到了没有,在乌鸡国宝林寺里,道士变成了佛家寺院的看门人,稍有不慎就要被寺院主持辱骂,道家在乌鸡国的地位之低令人惊叹。因此太上老君决定插一手,而且要打个漂亮的反击战,反击怎么打?不能直接去救乌鸡国国王,这样容易和佛家引起正面冲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佛家内部的人来管这件事情,因为事情本身就是佛家犯的错,肯定有正义之士来多管闲事的,他选中的这个人是谁,孙悟空。
于是后面就出现了乌鸡国国王的鬼魂在夜游神的安排下去找唐僧,然后唐僧派孙悟空去井中捞国王的尸体,尸体捞出来之后怎么办?怎么救呢?去地府肯定不行,地府连鬼魂都不收,更不要说让人家管了,既然阴间救不了,就只能在阳间直接救了,怎么救?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才能救,于是孙悟空最后只能去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可是宝贵的东西,为什么要给一个凡人呢?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凡人是个国王,而且这个国王曾经极其的信奉佛教。文殊菩萨不是说了嘛,他来就是渡这个国王成为金身罗汉的,没有想到因为一场误会,这个国王金身罗汉没有当成,反而被佛家派的狮子精给害死了。
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佛家杀人,那么我道家就救人,这一生一死,等乌鸡国国王复生之后他心里会倾向于那个教派呢?当然是帮助他复活的道教呀。因此一颗金丹换得道教在这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这比派一帮道士传道几百年的效果都强,因此太上老君就很爽快的把金丹给了孙悟空,让孙悟空去救这个乌鸡国国王。
乌鸡国国王还阳之后的事情书上没有写,但是我们可以推测,据我推测这个乌鸡国的国教估计以后就是道家一家独尊了,而佛教估计要被边缘化了。
太上老君为什么要把宝贝的金丹给一个凡人,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凡人的身份是国王。太上老君救他的性命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挽救一个人的性命,又可以趁机打压佛教的势力,将道教在这个国家的势力发展壮大,这样划算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为什么会死?佛道争斗的牺牲品
西游记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西游记讲述的就是唐僧师徒几人,一路降妖除魔西行取经的故事。在这一路上遇到了种种的磨难,但好在都通过各种方式,最后化险为夷,成功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但是西游记真的有那么简单么?其实不然,西游记中暗藏了很多违背正常逻辑的地方,而正是这些违反常理的地方,向我我们揭露了另一个西游记,而这西游记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西游记。
在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经过乌鸡国的时候,唐僧派孙悟空解救了乌鸡国国王。但是乌鸡国国王的死亡真的是那么简单的么?其实不然,这个失望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乌鸡国国王的死其实,是西方佛教和东方道教争斗的牺牲品。当然乌鸡国一回有几个疑点,是要交代的,原著中写道,一向信佛的乌鸡国曾经连续三年大旱,地上来草都不生长,百姓因为没有粮食都纷纷饿死,真的是非常的难过,而且国库空虚,国家储备粮和储备金都已经没有。
文武官员都停止了俸禄,皇上的御膳都没有荤腥,国王模仿当年的禹王,带领百姓昼夜焚香祈祷,却没有任何效果。然后从终南山来了一个全真道士,这个道士法力高强能够呼风唤雨的。只要他做法,马上就能下起雨来,然后皇上就与他结拜为异性兄弟,而且从此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就非常的好,用原文中的话说就是,“朕与他同寝食者,只得二年”。让我们先把这些疑点放一放,我们把视线转向车迟国。
这里简直就是乌鸡国的翻版,同样是信仰佛教的车迟国,同样也是大旱。同样是百姓们沐浴焚香,拜天求雨没有效果,唐僧到了车迟国与几位道士斗法,念经求雨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的作用。但是虎力大仙求雨却十分的顺利,百求百应。因为佛教的信徒们求雨不得,气的皇上开始打压佛教。如果把这两个国家分来来看,那可能只是偶然,如果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来看,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几位道士都是来自终南山,求雨时候使用的都是五雷法。所经过的都是信佛的国家,这是偶然么?肯定不是,这到底是为什么。乌鸡国都只信仰佛教,皇帝还特意下令建造了宝林寺。这种做法让东方天庭道教就很难堪了,于是便使用了一些小手段,道家是可以管理风雨的,于是道教便开始用这一点小小的特权来处罚这个信佛的国家。于是这个国家连续干旱好几年。
导致民不聊生,这时候天庭看看感觉时机差不多的时候,便派出了在终南山学道的青毛狮子下山,想要在乌鸡国宣扬道教打击佛教。在车迟国,天梯只不过是故技重施了而已,在唐僧师徒一行人到达宝林寺的时候,孙猴子看到宝林寺的牌匾被灰尘覆盖的都看不见了,孙悟空变幻了一下,把自己的个子长了长。把灰尘擦擦,才看见字。佛家不一向也是注重干净的么,为何牌匾都不擦。
其实不是不擦,是不敢擦,他们害怕再被国王打压,由此可见,这两年青毛狮子的计划得到了实施,佛教的地位一落千丈,但是佛教也是很快的反应过来,便派出了文殊菩萨,这坐骑哪是文殊菩萨的对手。就被文殊菩萨给骟了。还把国王推进了深井中,终于停止了对佛门众僧的迫害,等待着唐僧师徒的到来。
其实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行取经,只是西方的佛教看到东方道教的地盘大,信仰的民众多。于是便想着侵占一点过来。但是如来又不好与玉帝撕破脸皮,于是便想方设法的组建了这么一只取经团队,以人间最大国家大唐的名义,将西经东南传,来获取更多的信众,而且唐僧师徒这一路上遇到的很多妖怪,其实都是观音借来的,就是为了作秀的。
西游记乌鸡国国王除了得罪文殊菩萨,还得罪了谁?
文殊菩萨,被凡人国王丢到河里浸了三日三夜。
原因,凡人不识趣,菩萨在言语上也不是很客气,两边都有问题,也说不上谁错谁对。
凡人不知道他是菩萨,菩萨也不该不客气的对待凡人。
但是,凡人把菩萨丢到河里,那是一定要受惩罚的,并且菩萨下界是度这位凡人的,想让他到灵山成就个果位。
惩罚,也很严重,还是如来佛祖亲自点将。
原著道:“菩萨道: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三年,泡在水里,这可不是轻罚。
从这点来看,乌鸡国国王是因得罪文殊菩萨而受到惩罚。
可是,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
他得罪的不只是文殊菩萨,而是整个佛教。
后来的事,大家晓得,狮猁怪变成了道士,且得到了国王的信任,让他做国师,对他言听计从。“道士”得到充分信任后,把国王推倒井里。
如此看来,在西牛贺洲的乌鸡国,国王信佛教的同时,也信道教。
确定了这件事,我们大体上可以推测出文殊菩萨言语相难的内容与道教有关了。
找国王化些斋供,国王不会轻慢,给的也不会差,国王给了,菩萨也不会故意找茬。
既然是度国王归西,早证金身罗汉,那就一定会坐下来聊。
聊的内容定是佛教相关,可国王不单纯信佛教,文殊菩萨化成的僧人也会提到一些道教的内容,想通过聊,让他只信佛教。
言语相难,定是两人对道教的态度不一导致的。
由于文殊菩萨化成的凡僧并不认可道教,国王认可,自然也就有了冲突。
当然,这言语相难,也是一种考验。
僧人不尊国王,国王肯定惩罚他。
自此之后,国王对佛教更加的不认可。
佛教本可再让凡僧来,体现佛教的厉害。
可他们派了道士,原因也简单,让国王明白,世间有很多妖道。
虽然国王会得知真相,但他也会明白,在这西牛贺洲的地盘上,还是信佛教的好,道教虽好,但不是西牛贺洲的主流教派。
得罪整个佛教,国王才会受到那么严重的惩罚。
假如他不信道教,只信佛教,也会有其他言语相难,即便因不同的言语相难把文殊菩萨浸了三日三夜,也不会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
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遇到的很多国王,都不是单纯的因伤了某位菩萨而受罚,而是因他们不是单纯的信佛教。
这就是《西游记》里的佛教,当然也只是《西游记》里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