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可以说是旦角女演员的最高荣誉了,评剧同样如此。在四大名旦的基础上,人们又评选出了东北四大名旦,分别是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鑫艳玲。
韩少云韩少云(1931年—2003年7月20日),河北秦皇岛人,生于河北省山海关八里堡,后定居河北省玉田县。原名王守贞。评剧演员,工旦角。
1940年,开始向继父学戏。13岁时,拜评剧演员刘子西为师。14岁时,以艺名韩少云参加演出。1946年,开始挑梁演戏。1950年夏,调至东北唐山评剧院。1952年10月,携剧目《小女婿》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凭借该剧获得了演员一等奖。
1953年,携剧目《小二黑结婚》参加东北区戏剧、音乐、舞蹈汇演,获得了优秀表演奖。1959年,排演了剧目《人面桃花》。1963年,排演了剧目《杜鹃山》,凭借该剧获得了沈阳市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1966年,排演了剧目《更高目标》。
1978年,在沈阳市举行的表演赛中获荣誉奖。1979年,在沈阳市举行的表演赛中获荣誉奖。1981年,排演了剧目《家》。1989年,韩少云从沈阳市评剧院退休。2003年7月20日凌晨7时15分,韩少云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终年72岁。
韩少云所扮演角色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为评剧表现现实生活和扩大表演题材提供了可贵的经验,被誉为“韩派”。
花淑兰花淑兰(1929年一2005年3月30日),原名葛淑兰。评剧花腔女高音、评剧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创始人、原全国剧协理事、著名评剧教育家。与韩少云、筱俊亭合为“韩花筱”三大流派,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淑兰大师德艺双馨,桃李满门,誉满梨园。擅演剧目有《茶瓶计》、《牧羊卷》、《谢瑶环》、《黛诺》、《半把剪刀》、《三节烈》、《女经理》(与人合编并主演)等。
筱俊亭筱俊亭(1921年12月-2013年11月4日),女,原名张俊亭,直隶庆云(今山东省庆云县)人。1921年生于中国天津。评剧青衣、老旦,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筱派创始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戏剧家协会辽宁分会原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筱俊亭6岁丧父,8岁学艺,12岁入白玉霜评剧团,13岁成为小主演,离开白玉霜班社到北方各地流动演出,17岁唱红天津,19岁在华北戏院演出《白蛇传》轰动津门。1952年参加锦州评剧院,1954年入辽宁评剧院二团。筱俊亭青年时代主攻青衣花旦,常演剧目有《安安送米》《珍珠衫》《桃花庵》《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筱俊亭在8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演出了200多出剧目,学习各家运用低腔之长,并吸收了单弦、大鼓等演唱方法,逐渐形成了低回婉转、节奏灵活、俏丽多姿、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创造出的评剧老旦“筱派”唱腔享誉海内外。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荣誉。2013年11月4日6时25分,筱俊亭在河北廊坊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2岁。
鑫艳玲鑫艳玲(1926年-1988年6月13日)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鑫派创始人、与小白玉霜、鲜灵霞当年齐名为中国评剧最好的“三大青衣”,与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并称为“东北评剧四大名旦”,她的《新打狗劝夫》曾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荣获一等奖。<鑫艳玲评剧表演艺术>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她在唱功上下功夫,补救了做工的环境限制局限,手、眼、身都能起到传情助唱的作用。唱腔设计以“二六板”、“垛板”为主,综合了二六板的运用。演唱中,将乐亭皮影的曲调融于评剧的唱腔中,使曲调新颖、优美、动听,以独特的表演和唱腔特点久演不衰,并灌了唱片,录了盒带,制作了电视戏曲片,成为辽宁戏校教学的范本教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