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范三国时期东吴重臣

本 名:吕范

字 号:字子衡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汝南细阳

主要成就:孙吴开国元勋

官 职:扬州牧、大司马

爵 位:南昌侯

特 征:有容观、姿貌、威仪

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吕范人物生平简介,孙权为什么重用他?

吕范年轻时只是一名汝南郡的县吏,但是仪表过人。城里有刘姓人家,家境富裕而且女儿非常美丽,吕范前往求亲,刘氏的母亲嫌弃吕范,不愿意答应婚事,但是刘氏却说:“您认为吕子衡会是个长贫的人吗?”意指在她眼中吕范有其过人之才,将来必得显贵,于是决定嫁予吕范。

追随孙策

后来,吕范避难至寿春,结识了当时在袁术手下效力的孙策,孙策认为吕范与众不同,以礼相待。于是吕范将自己的百余名门客交由孙策指令,自此跟从孙策。当时孙策的母亲吴夫人身处江都,孙策派遣吕范迎吴夫人回曲阿,让母亲暂栖于舅氏吴景之处。徐州州牧陶谦认定吕范是袁术一方的内应,下令各县通缉吕范。吕范知情后,亲自招募能手,引领门人偷偷将吴太夫人接走,再迅即回到孙策之处,成功完成使命。

当时孙策还未建立功业,手下就只有吕范和族人孙河经常跟随左右,二人常为孙策四处奔走,不避危难,渡江取夫人就是其中一例;因此孙策亦视吕范为至亲,每每请其赴宴,便与吴夫人一起饮食,并不紧执君臣之礼。

吕范之后跟随孙策攻破庐江,随军东渡长江,向江东地区进军。吕范率军在横江、当利一带击败张英、于麋等众,南下攻陷至丹杨、湖孰,受领湖孰相。孙策攻克秣陵、曲阿后,收编了笮融、刘繇的余部,增派给吕范兵士二千及马五十匹。此后吕范出任宛陵令,击败丹阳贼寇,回到吴郡后升任都督。

其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据地自守,屯于海西,并与当地豪强严白虎勾结。于是孙策亲自带兵征讨严白虎,另遣吕范与徐逸攻打陈瑀,吕范军队大败敌军,并且斩下大将陈牧的首级,陈瑀败投袁绍。此后吕范跟随孙策攻打在陵阳的祖郎、驻守勇里的太史慈,先后平定七个县,拜为征虏中郎将,又出征江夏郡,回来平定了鄱阳地区。

辅佐孙权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病逝,吕范回到吴郡奔丧。此后孙策的弟弟孙权接掌东吴势力,继承军队,再征江夏,吕范奉命与重臣张昭留守根据地吴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中,吕范跟随周瑜破敌有功,战后官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受彭泽、柴桑、历阳三地奉邑。

之后,刘备亲自来到建业与孙氏结为姻亲,吕范曾建议软禁刘备,然而其计最终没有实行。后来吕范迁任平南将军,屯军柴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当孙权正要背盟偷袭刘备驻守荆州的大将关羽前,曾到过吕范的家跟他说:“如果当初听从你的建议,今天就不必劳师动众了。如今我将逆流攻讨关羽,你要帮我守卫好建业。”结果孙权成功讨破关羽,之后回师迁都武昌。吕范拜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理旧都建业,并监督扶州以南直至南海地区一带的军队,食邑溧阳、怀安、宁国。

后来,魏将曹休、张辽、臧霸率军进攻东吴,吕范率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以水军在洞口县一带拒敌。其时吕范受封前将军假节,并改封南昌侯。可是当时前线遭逢大风,水军船只相继倾覆,士卒亦多堕水受溺,死者数以千计,于是撤军还守。不过回军后,吕范仍被任命为扬州牧。

生荣死哀

吕范好威仪,诸士族子弟如陆逊、全琮等人,都对他恭敬有礼,不敢有轻佻的行为。吕范的居所及身上的服饰,在当时很奢侈,但他勤劳做事奉守法度,所以孙权喜爱他的忠勤,没有责怪他的挥霍。

有人在孙权面前离间说吕范与贺齐的装饰美好绮丽,与王者之服相似,孙权说:“当年管仲有越过礼仪的过错,而齐桓公宽容的对待,无损于霸业。如今子衡、公苗(贺齐字),并没有夷吾(管仲名)的过失,只是装备的器械精良,舟车队列严整罢了,这只是用作改变军容,对统治有什么损害呢?”那个人于是不敢再说了。

黄武七年(228年),吕范迁任大司马,可是印绶尚未下发便因病逝世。孙权为其素服举哀,并遣使者追赠印绶。

黄龙元年(229年)大帝后来迁都回建业,路上经过吕范坟墓,仍忍不住悲呼:“子衡!”并且泪流不止。

大帝回都后,下令以太牢之礼(猪、牛、羊三牲齐备谓之太牢,是古时天子祭祀社稷天地所用的大礼)祭祀吕范。后来与将相文武大会时,跟严畯论及吕范和鲁肃时说:“我过去把吕子衡比吴汉,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息过,这下有决断了吧?”严畯退席说:“我还是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未免太夸赞了吧。”大帝说:“吕子衡为人忠诚正直,虽然爱好奢华,但凡是总以顾及君主为先,这点缺点不足为忧。过去吕范回避袁术自愿归顺兄长。后来兄长为主帅另外领军的时候,吕范忧虑我哥哥的事,乞求为一方都督主持大事,他又忠心勤奋。所以我才这么比较。这是有缘故的,不是我偏爱他。”严畯于是信服。

吕范死后,其长子因已先死,故此由次子吕据袭爵。

孙权嫁妹妹嫁给刘备,为什么媒人非得是吕范?

吕范这个人在演义里面是个小人物,实际上是奠定孙吴政权基础的关键人物,喜欢的不妨看一看《三国志》,《三国演义》里周瑜设计招赘刘备。

原话: 权看毕,点头暗喜,寻思谁人可去。猛然省曰:“非吕范不可。”遂召吕范至,谓曰:“近闻刘玄德丧妇。吾有一妹,欲招赘玄德为婿,永结姻亲,同心破曹,以扶汉室。非子衡不可为媒,望即往荆州一言。”

这段话就是题主所问的,孙权采纳建议后,沉思了很久,突然想到,这个媒人应该只有吕范可以胜任,而吕范也很快就答应了,那么东吴人才那么多,难道吕范之前做过媒人?要知道东吴有很多一流说客,比如骆统、阚泽等人。

首先:要知道这次的女方可是孙权的妹妹,而男方又是一方诸侯,媒人肯定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即使此人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不管用。那么要什么?要的就是一种地位,而吕范恰好符合,吕范作为孙吴的元老重臣,孙策把他当亲戚看待,吕范出马,一个顶好几个,刘备知道对方派的是吕范,便可以知道孙权对这件事的重视。

其次:吕范不用孙权说出此行的目的,自己就可以心领神会,派这样一个人去自然是比较省心的,况且吕范不比那些一流说客差。还有一点得说明下,吕范和吴夫人(孙权的母亲)关系应该还可以,派他去刘备戒心不会太重,甚至有可能以为这是吴夫人的意思。

最后:虽然吕范地位显赫、也有能力,但是孙权考虑的恐怕还不止这些,都知道刘备比较喜欢帅哥,不是那种喜欢,就是对长相俊秀的人比其他样貌不堪的人会重视一些,而吕范又有“有容观姿貌”。最主要是吕范在孙权看来,他和刘备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像的,比如对漂亮的衣服不吝啬,不惜一切也会想买下。

其实东吴办事一直都有个特点,他们大多以亲情笼络属下,吕范作为亲信,也能守住秘密,派吕范去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正史里扣留刘备的主意不是周瑜提出来的,正是吕范提出的:“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可惜孙权没采纳,后来孙权领兵打关羽的时候对吕范说:“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

【孙权重用吕范】原文翻译,孙权为什么重用吕范

吴王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吴王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王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孙权重用吕范》

译文

吴王任用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信和绶带还没有下达,吕范就去世了。最初,孙策让吕范掌管财经,当时吴王孙权年少,私下向吕范借钱索物,吕范定要禀告,不敢专断许可,为此,当时即被孙权怨恨。后来,孙权代理阳羡长,有私下开支,孙策有时进行核计审查,功曹周谷就为孙权制造假账,使他不受责问,孙权那时十分满意他。但等到孙权统管国事后,认为吕范忠诚,深为信任,而周谷善于欺骗,伪造簿册文书,不予录用。

《孙权重用吕范》作者司马光,选自《资治通鉴》。讲述吴王孙权从不喜欢到重用吕范的心理变化过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