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本 名:刘琰

字 号:威硕

所处时代:三国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

官 至:车骑将军、卫尉、中军师

爵 位:都乡侯

刘琰:三国历史上因打老婆而被杀的倒霉将军

  刘禅又名阿斗,他可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一句“此乐间不思蜀”名扬史册。刘禅不是一个特别好色的人,也有人说刘禅的智力也有问题,说能才能进相当于初中生。其实刘禅这个人也很不简单,诸葛亮去世以后,他迅速掌控了权力,并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说到刘禅不好色,其实有人意见相反,说刘禅曾经与一个女人有过绯闻,因为而且他亲自处理过这个女人的男人。

  被处罚的人名叫刘琰,据说还是刘备的本家。刘琰这个人很有才气,早年跟着刘备南跑北奔、鞍前马后,可没少出主意。因为他人长得漂亮,善于谈论天下大势所以刘备走到哪里就带着他。就这样在刘备手下,刘琰的地位很巩固,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有老大刘备的照顾,马仔刘琰的生活很滋润。刘备打下成都时,刘琰被封为固陵太守。

  因为刘琰有些才华,所以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好,就这样老大刘备死后,又有丞相诸葛亮罩着他。刘琰不参与管理国家政务,只是领兵千余人,经常跟随着丞相诸葛亮坐谈讽议而已。其座驾与服饰、饮食,在当时的蜀汉被誉为极为奢侈。刘琰有侍婢数十人,皆能表演声乐,又尽教她们诵读《鲁灵光殿赋》。尽管不参与国家管理,刘琰在当时地位仅次于中都护李严,李严可是刘备托孤的老臣。

  因为恃宠而骄,刘琰曾经很狂,和另一个狂人魏延相遇,自然是谁都不服气谁。后来,两个人吵闹不休,结果遭到诸葛亮的痛斥,为此写信向诸葛亮检讨:“琰天生本性才能不佳,本来德操品行就微薄,再加上有沉溺于酒的恶习,自先帝在世时以来,人们对我的议论指责,几乎使我身败名裂。多蒙明公您一直以来能体谅我还有忠于国家之心,容忍我身上存在秽垢般的恶习,能扶持相助,保全我渡过难关,获得现在的爵禄职位。近来喝醉了胡作非为,说话有过失错误,您又仁慈地施恩,宽容了我一时莽撞,不将送到司法官员那里审判,使得我能得以保全性命。今后我必定深切自责,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改正缺点,为国效力。以此向神灵发誓,如果以后无所作为的话,则无脸面再见众人。”于是诸葛亮遣送刘琰回成都,但保持其官位不变。

  刘琰有个漂亮的老婆,可能属于老少配的类型。刘琰很喜欢自己的老婆,不过漂亮的女人那是人见人爱的,胡氏入宫向太后祝贺新春,之后没有回家。据称是太后命令留下胡氏,一直过了一个多月才出宫。太后是刘备的小老婆,其实年龄也不是太大,但是刘琰却不放心,认为自己老婆一个月没回来,肯定是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男人是谁,他不敢说有可能是当今圣上,盛怒之下的刘琰一气之下便领卒五百军人将其妻绑缚起来,命令军士用鞋子击打妻子的脸,嘴里还骂着叫你偷汉子。然后将她逐出家门。胡氏随即向官府控告刘琰,因此事牵扯到后主刘禅,官府不得不将刘琰逮捕入狱。其后,为了不让此事影响到后主的声誉,估计在朝中大臣统一意见后,司法官员最后评议:“士卒不是用来打妻子的人,脸也不是可以承受鞋子的地方。”就因这个荒诞的罪名,而将刘琰斩首弃市。刘禅听说以后自此禁绝大臣妻母入朝贺庆,免得再有人说三道四。

  江湖先生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可悲的就是这样一位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在枭雄刘备他可以隐忍,在阴谋家诸葛亮面前也可以装孙子,只是在刘禅面前低估了刘禅的智商,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没想到一个标致的女人让他乱了方寸,从而上了断头台。可悲呀。

三国趣闻:中圣人徐邈、机智的简雍、疯癫的刘琰

贤人有云“无肉不欢,无酒不兴”,《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有句词“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足见这本奇书对酒水的重视。也是,三国题材被翻来覆去各种炒作,其中的人物故事都已被人熟知。酒桌上兴致起来,几个上头的朋友也难免会捡其中几件说道说道,最后大家哈哈一笑,多少意味都付笑谈中。不仅三国是大家酒后谈资,三国有很多人物故事也和酒水相关,挺有意思。

一、中圣人徐邈

中圣人就是半个圣人的意思, 这个典故和徐邈有关。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给曹操打工,平日工作挺忙,靠饮酒解闷。时曹操禁酒,徐邈嘴馋喝醉了,被校事(曹操用来监察百官的密探)赵达逮了个正着,问他“老徐,你干嘛呢?”徐邈趁着酒劲来了句“老哥我在做中圣人(半醉半醒)咧。”赵达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把他告发了。曹老板很生气,想把他当典型严惩,不过鲜于辅替他求情,说“现在的酒鬼把酒量好的人叫圣人,差的人叫贤人,徐邈一向低调谨慎,这次喝醉只是偶犯罢了。”没想着曹老板饶了他。后来曹丕继位,有次碰到徐邈,拿中圣人这件事调侃他“老徐,你现在还经常做中圣人么?”徐邈说“陛下,子反和御叔都因酒误事,我呢和这俩前辈嗜好一样,明知会误事,但就是管不住嘴,时不时也做回中圣人。然而,宿瘤(春秋时的凤姐)因长相丑而被后人流传,我呢,大抵会因为醉酒被人所熟知吧。”曹丕听后哈哈大笑,和身边的人说“老徐这中圣人果然名不虚传。”话毕,给徐邈加了官。

故事是这样的,但有几点还要说明。徐邈被赵达告发的时候官居尚书郎(中央副部长级别),替曹操求情的鲜于辅官居度辽将军(北京军区司令) ,曹操喜欢喝酒,曹丕也喜欢喝酒。所以么,打工仔要和老板有一样的嗜好,身边也要有几个靠的住的朋友,自己呢也要把握好分寸,该醉的时候醉,该醒的时候醒,嘴巴要溜,以免犯事,就算犯了,也要如徐邈中圣人般。徐邈后来历任大司农(农业部部长)、司隶校尉(中央纪委书记),可谓官运亨通,或许和他这中圣人般的思想觉悟是分不开的。

二、机智的简雍。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和刘备是老乡。其早早就跟随刘备创业,是刘氏集团的老资格。后来刘氏集团在大西南做大,简雍为人傲娇,又仗着自己资格老,比较高调,连CEO诸葛亮都不妨在眼里。某日,刘总因天旱禁酒,违者严惩。刘备手下在老百姓家里找到了酿酒工具,也就是作案工具,刘备想把这家子论酿酒罪处置。没多久简雍和刘总微服私访,路上见到一对情侣,简雍就对刘备说“这俩人欲行不耻之事,赶紧抓起来。”刘备懵了“你怎么知道?”简雍说“他俩随身携带作案工具,和之前那家搜出酿酒器具的罪行一样。”刘备听后哈哈大笑,就原谅了之前那家子。

因为蜀国建立后没有设立史官,所以相关人物的资料较少 ,《三国志》上关于简雍的记载就这么一条,其后来怎样、后人如何不得而知。不过简雍有这一个故事也够人说道一阵子了,和他资历一样的孙乾相比,简雍要好多了。简雍这种机智和他傲娇属性是分不开的,说话看似滑稽可笑,但又能触动刘总的内心,简雍估摸着刘备也不想真的治那家子人罪。不过伴君如伴虎,和刘总说话还是要注意点的,因为刘总可是连自己孩子都敢摔的人 。

三、疯癫的刘琰

刘琰,字威硕。比简雍稍晚加入刘氏集团,刘备因其也姓刘,对他还算不错。这人生活奢靡,家里侍婢(小老婆)养了数十个,喜欢喝酒,又会声乐,还能熟颂《鲁灵光殿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参加他办的酒会,肯定是热闹非凡:陪酒的、伴奏的、歌舞的、朗诵的,简直神仙一般。刘琰就这样神仙般过了一段安逸日子,但是因为长时间饮酒落下了酒荒的毛病,最后导致精神有点恍惚,容易瞎联想。

后主继位后,为了和下属拉近关系,经常和下属的家人来往。有天,刘琰的老婆进宫庆贺太后生辰,太后把她留在宫中快一个月才回去。虽然刘琰身边小老婆很多,但大老婆出去个把月不回来,自己肯定浑身难受。刘琰是个浪漫的人,再加上有点恍惚,就开始瞎联想,认为大老婆红杏出墙了,给自己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越想越气,越想越气,于是将他老婆打了五百棍子,把她休了。后来老婆把他告了,刘琰下狱,因家暴罪弃市(公开执行死刑)。

其实,按理说,一个家暴罪根本不至于死刑,何况又刘琰又没有打死人。但刘琰打老婆的原因是怀疑她在宫中出轨,那么在皇宫里能和她老婆出轨的男人是谁呢?啧啧,你敢怀疑当今圣上?即便是真的,那么当今圣上也会给你一顶更大的乌纱帽,对吧。舍不得孩子还套不着狼呢。所以么,男人喝酒要适度,过度伤身。那个也不要瞎联想,虽然自己老婆在皇宫里呆了一个月,是个男人也会心疑,但做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全面考量,说不定他老婆还真是在皇宫里有公干呢。后来后主也担心生误会,刘琰死后,就禁止大臣妻子入宫朝庆了。有个成语叫啥来,三百两什么的。

就这么多吧,酒水这个东西,有人喜欢有人厌,有人成事有人败。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豫州鲁国人刘琰:史上使刘禅挂上好色之名

  食色性也,天性所致,男人好点色这本来无可厚非。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喜好女色的程度有轻有重,同样喜好女色的名声有好有坏。历史上很多君王都是与贪恋女色挂等号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刘备父子,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很少提到刘备、刘禅如何如何好色。刘备的事按下不表,单说刘禅在历史上被谈论较多的是他是否聪明,至于说他好色很多人就难以置信。而偏偏有一个人给刘禅挂上了一顶好色的帽子,这件事还惊动了整个成都,让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么这个胆大包天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给刘禅挂上这顶帽子?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还有为什么说他为“诸葛亮信赖,魏延痛恨”?

网络配图

  一、人物出身

  此人名叫刘琰,字威硕,豫州鲁国人。刘备在豫州与之相识的时候,因为二人同宗同姓,且见刘琰为人有风度,善于交际,就把刘琰留在了身边。刘备凡是有所应酬,都会带着刘琰,刘备对他很是厚待。公元214年,刘备攻下了益州,就任命刘琰为固陵郡太守。刘备去世后,刘琰又相继担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车骑将军等官职,并且被封为都乡侯。

  深夜按,刘备出身贫困,自幼孤苦,因为有平定黄巾的功劳,才会走上仕途。他在走上仕途之后,肯定要和士族名门打交道,而他的出身不好,见识与这群人不在一个水平,结果可能经常受到这些人的鄙视。再来说说刘琰,刘琰有风度,经常出入交际场所,与士族打交道成为家常便饭,也就是说刘琰对这些交际规则都很了解。这就不难解释刘备为什么要厚待他,因为刘琰是刘备的交际“顾问”,给刘备撑起了很大的门面。

  二、魏延痛恨

  公元232年,刘琰与魏延产生矛盾而争吵起来,说话荒诞不经,被诸葛亮责备。刘琰就给诸葛亮写信道歉,大概意思是“我品德浅薄,受到先帝、丞相的厚恩,应该报效国恩,却不思进取,受到人们的议论。感谢丞相多次助我渡过难关,我一定纠正自己的错误,努力报效国家。”诸葛亮就把刘琰遣送回成都,保留刘琰的官位不动,但刘琰自此之后自我感觉不得志,而神情恍惚,行为怪诞。

网络配图

  深夜按,诸葛亮送刘琰回成都,说明刘琰当时不在成都,而魏延一直驻守在汉中,可能刘琰当时就在汉中。史书记载,刘琰虽然身处高位,但很少管事,而且他生活奢侈,出行排场一向为人们所诟病。反观魏延,魏延是从基层军官成长起来的,他过的是刀头舔血的日子,对不干实事安享太平的官员是极为反感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刘琰在汉中耀武扬威,出行排场阔错,被魏延痛恨,两人意见不合就争吵起来。诸葛亮对这件事的处理看似是批评刘琰,实则是在维护刘琰。经分析,刘琰在蜀汉朝廷地位仅次于诸葛亮、李严,他很可能是诸葛亮的坚实支持者,在国家大事上往往站在诸葛亮的一边,因此诸葛亮对刘琰、魏延争吵一事上尽量维护刘琰。

  三、桃色案件

  公元234年正月,大臣们的妻室如同以往进宫为太后祝贺新春,祝贺完只有刘琰的妻子胡氏被留在了宫里,一个月之后胡氏才回家。刘琰认为胡氏标致美丽,她在宫里的这些日子与后主私通。于是他叫过士卒拷打胡氏,并用鞋子抽打胡氏的脸部,最后将其休掉赶出家门。胡氏气愤不过,状告刘琰,刘琰被逮捕入狱,执法部门认为刘琰用士兵拷打妻子,用鞋子抽打脸部,影响恶劣,最终将刘琰处死。刘琰死后,以后大臣妻子进宫庆贺的活动被取消了。

网络配图

  深夜按,本来进宫祝贺的小事,被刘琰整的沸沸扬扬,给刘禅挂上了一定好色的帽子,最后使这件事难以收场。不管胡氏与刘禅有没有奸情,刘琰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都是不明智的,即使这件事情是真的,他也应该将这件事遮掩起来,而不是向人们哭诉皇帝玩弄大臣的妻子,让皇帝下不来台。更何况这件事情八成不是真的,原因如下:①当时诸葛亮还活着,董允负责宫中内务,这两人对刘禅的要求很严格;刘禅处理这件事顾及的是面子,如果有奸情,他怎么会杀死刘琰来暗示大家这件事是真的;③胡氏受到委屈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到执法部门哭诉,而不是让刘禅来处理这件事,到执法部门的话,奸情就纸包不住火了,胡氏怎么会这么糊涂。至于执法部门定的那个糊里糊涂的罪,是为了维护刘禅的面子。

  刘琰身陷囹圄,很少看到官员们的态度,一是官员们不想参与到可能与皇帝有关的犯罪活动中,二是刘琰平时作威作福,不受人们的喜欢。总之,用俺的话来评论刘琰,就是“你想多了”,用郑板桥的话来评论,就是“难得糊涂”,所以做人要低调。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秘书刘琰为何成为蜀汉高层?

刘琰也算幸运,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汉末乱世,遇上了一代枭雄刘备。刘备出身寒微,家族当中尽是一些种田打短工的,比赫赫有名的江东孙家差了老大一截,更不要说英雄荟萃的谯县曹家了。

那一年,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名义进攻徐州,刘备率领一千军马跑来救人。陶谦担心曹操来犯,自己手下没有能人,就发给刘备四千军马,邀请刘备在徐州住下来,表面上答应刘备做自己的替补,死后徐州归刘备,心里其实打算让刘备做炮灰。一直在地狭人稀的平原郡国当县市级领导的刘备做梦都想有一块自己的地盘,现在有机会向省部级迈进,自然开心。

刘备在小沛驻扎之后,开始扩充军队,招揽贤才。刘琰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刘备身边。

刘琰的到来,让刘备很是高兴,终于遇上了一个拿的出手的姓刘的家伙了。刘琰也很激动,终于遇上一个赏识自己的领导了。两人一番谈话,河北人刘备和河南人刘琰攀上了亲戚,刘琰做了刘备的贴身秘书。

刘备的秘书不好当,平常有些公文来往,需要写写划划,有时候还有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渐渐的,刘备就发现刘琰这个没什么本事。刘琰也读过一些书,说起古代先贤都像是他的本家一样,可要刘琰自己写一篇文章,憋半天也写不出几句,更不要说出谋划策,安抚百姓了。可是,毕竟刘琰姓刘啊。那时候,诸葛亮还在乡下种田,刘备身边还没什么高人,除了孙乾、简雍这两个半吊子,也就算刘琰文化水平高了。

当然,关键还是刘琰能扯,上至皇帝三公的党派纷争,下至世俗男女的风流韵事,刘琰无一不知。在忙碌一天的工作之后,刘备经常把刘琰叫来,让刘琰说两个闲话,开怀一笑也不错。刘琰的笑话颇有市场,就连一贯心高气傲的关羽,也经常听得微笑。

后来,刘备发达了,从寄人篱下的流亡将军,摇身一变成了开国称帝的君王。自然,那些曾经追随刘备,立下汗马功劳的属下也终于得偿所愿,可以安享富贵。刘琰虽然没有什么大功,但十多年来,尤其是在最困难的徐州时期对刘备不离不弃,这已经是忠心可嘉。刘备封刘琰为固陵太守,给了老部下一个市长当当。在仅仅有一个益州的蜀汉,这已经是高级官员的待遇了。刘备对刘琰的恩宠还不仅如此,在上朝时,刘琰的班列仅仅在蜀汉名臣尚书令李严之下,后来更被封为后将军、车骑将军,可以说风光无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