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马修·邦克·李奇微
外文名:Matthew Bunker Ridgway
国 籍:美国
出生地:弗吉尼亚州门罗堡
出生日期:1895年3月3日
逝世日期:1993年7月26日
职 业:军人
毕业院校:西点军校
主要成就:在二战、朝鲜战争功勋卓著
发明“磁性战术”
代表作品:《马修·B·李奇微回忆录》
美国陆军上将——马修·邦克·李奇微简介
马修·邦克·李奇微,美国陆军上将,因在朝鲜战争中挽救了联合国军而闻名于世。李奇微生于弗吉尼亚州门罗堡。191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毕业后的第二年,他回到西点军校,担任西班牙语教员。在佐治亚州本宁堡(Fort Benning)步兵学校完成军官课程后,李奇微曾在驻中国的第15步兵团任职。之后,他又被派往尼加拉瓜,负责监督1927年举行的自由选举。
总督顾问
1930年,李奇微出任菲律宾总督顾问。几年后,他进入堪萨斯州利文沃思(Fort Leavenworth)指挥和参谋学校学习,与此同时(30年代中期),他还担任第6军助理参谋长。此后,他先后担任第2军副参谋长和第4军助理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对李奇微颇为欣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他便把李奇微调到了战争计划处(War Plans Division)。
晋升准将
1942年8月,李奇微晋升为准将,并在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调任第28步兵师后,受命指挥第82空降师。第82师被选中成为全军最早的两个空降师之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奇微作为一名教官所具有的技巧,和他比同僚们更为灵活的思想。——空降师在当时还只是陆军的一项实验。
空降作战
李奇微协助策划了1943年在西西里岛的空降作战。一年后,他又协助策划了“霸王行动”中的空降作战。诺曼底登陆时,他随部队一起伞降在法国,在向St-Sauveur-le-VIcomte一线推进过程中,连续战斗了33天。1944年9月,李奇微被任命为第18空降军军长,率部进入德国。一年后,他晋升为中将。战争结束时,他正乘坐飞机前去接受新的使命,而他的新上级——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他还是西点美国军事学院的一名上尉时,就已经是他的领导。
1945年,李奇微在吕宋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受命指挥地中海战区的美国部队,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新头衔:“地中海盟军副最高指挥官”。40年代末,他担任了加勒比地区美军司令,后来又出任副总参谋长,在总参谋长、陆军上将乔·L·科林斯手下工作。
朝鲜参战
李奇微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命是在1950年:沃尔顿·沃克中将因车祸丧生后,李奇微接过了从1950年6月战争爆发就在朝鲜参战的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并在1951年率军发动反攻。杜鲁门总统解除麦克阿瑟的兵权后,李奇微又成为了“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没有受麦克阿瑟那种桀骜不逊做派的影响,喜欢亲临前线,麦克阿瑟也给了李奇微前所未有的行动自由。
1952年5月,李奇微接替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由于他周围安排的尽是美国参谋人员,欧洲的军事领导人对他颇有微辞。此后,李奇微接替科林斯,担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他在陆军总参谋长任上,使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时间推后了大约十年:当时艾森豪威尔总统让他评估美国与法国联合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行性,结果李奇微拿出了一份详尽的计划,表明美国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投入,从而使艾森豪威尔打消了出兵干预的念头。但这一事件也使两人在二战期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经受了严峻考验。
提前退役
1955年,李奇微比他本人计划提前从美国陆军退役,接替他的是马克斯维尔·D·泰勒,——他在第82空降师时的参谋长。退役后的第二年,李奇微出版了他的自传:《马修·B·李奇微回忆录》。
李奇微的个人生活远不如他的军事生涯来得成功。他曾三次结婚;据他的朋友和同事讲,在1971年儿子因车祸丧生后,李奇微性情大变,变得日益郁郁寡欢。1993年7月,李奇微在匹兹堡郊区Fox Chapel的家中去世,享年98岁。
李奇微朝鲜战场上表现如何?他为什么被撤职
美国人对李奇微的评价如何要从几个阶段来说,最能让美国人敬佩的事件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李奇微与当时的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是最饱受热议的将领,然而两个人的风格各不相同。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美国人对李奇微的评价如何,要从他在朝鲜战争中与朝鲜战争后两个阶段来分析。1950年沃尔顿·沃克中将因车祸丧生后,李奇微接替了他的位置,从而获得了朝鲜战争的指挥权。他在接手朝鲜战场时,联合国军正遭受失败,军心涣散,毫无斗志。这样的队伍是很难带好的,然而李奇微到达战场后形势大变。他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拯救了联合国军,并且带领联合国军与中国志愿军展开殊死搏斗。麦克阿瑟曾经领教过中国志愿军的陆战风格,而且在麦克阿瑟的带领下,联合国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是自从李奇微来到后,他专心研究志愿军的战斗风格,并且善于观察和研究对方总司令。很快就摸索到志愿军的战斗模式,并且制定应对方法,很快就组织失利中的联合国军发动反击战。
在朝鲜战争中李奇微的表现着实让美国人吃了一惊,而且对李奇微的评价很高。但是在二战后,李奇微被视为“反战分子”这让当时的军事家们很是反感。并且他还曾评估美国干涉越南战争的可能性,他给艾森豪威尔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明美国干预会付出巨大的投入。他的这些做法实为让美国人反感。
李奇微是美国陆军上将,曾经在朝鲜战场上拯救了联合国军。他毕业于西点军校,被授予少尉军衔,之后他在世界各地都任过职,而且他的军事才能也很高。作为优秀陆军上将的李奇微为什么被撤职广受人们热议。李奇微军事生涯的最重要的一次任命是在1950年他接替沃尔顿·沃克中将作为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司令,他的到来使得第8集团军从失败、濒临崩溃的边缘解救出来,并且有效的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在此期间他所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和对军事作战基本原则的深刻领悟,在美国陆军历史上树立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榜样。然而这样一位令人佩服的将领李奇微为什么被撤职很是令人不解。
李奇微被撤职是由一定原因的,最主要的是当时的政治影响。1952年5月,李奇微接替了艾森豪威尔,担任了欧洲盟军的最高司令。由于他周围安排的都是美国的参谋人员,为此欧洲的军事领导人对他颇有微辞。这可能是他被撤职的原因之一。此后,李奇微担任美国陆军的参谋长。在艾森豪威尔让他评估美国与联合国军出兵干预越南战争的可能性时,李奇微给他拿出了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明如果美国出兵干预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从而使艾森豪威尔打消了出兵的念头,但是这也使得他两人在二战期间建立起来的关系,紧张起来。1955年李奇微比计划提前两年退役,这有可能是与艾森豪威尔关系紧张所致。
李奇微和麦克阿瑟都是美国著名的军事家,两位都曾担任过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的总司令。但是李奇微是在麦克阿瑟之后担任的联合国军总司令,这跟当时的局势和两人的军事思想不同而做的调整,李奇微的军事思想和麦克阿瑟有哪些不同,这要从具体的事件去分析。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在美国是饱受争议的两位将领,麦克阿瑟的性格是那样的桀骜不驯,以至于被人们看作是自高自大。李奇微的为人与麦克阿瑟截然不同,没有麦克阿瑟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更不会了自高自大,在战场上的表现与麦克阿瑟更是不同。李奇微是一位非常喜欢和擅长非此地方总司令的一位将领,之所以能从麦克阿瑟手里接过总司令的头衔,正是因为他冷静的头脑所以更适合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他的才能。
综上所述,李奇微的军事思想和麦克阿瑟有哪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人的性格上。在李奇微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是反对发动战争的。他在做参谋长时,曾给美国总统做出了美国干涉越南战争的计划,如果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美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他在朝鲜战争之后被加上“反战分子”的名衔,不讨政客和军工联合体的欢喜。而麦克阿瑟却是极力的支持战争,他曾试想参加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落败。在朝鲜战争中,他的思想是必须胜利,不准失败,这也反应出了他的政治思想非常霸道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