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体育 作者:任海


第五章 古代摔跤

  在《水浒》第七十四回中,有一段关于摔跤比赛的精彩描写,说的是梁山好汉、摔跤能手燕青与号称“擎天柱”的任原的一次擂台赛。在这次比赛中燕青采用后发制人的策略,先以灵活的步法与对手周旋,待到这个大汉脚步一乱,就“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这一扑,名唤做鹁鸽旋。”从这一回的其他描写中我们还知道,摔跤在宋朝叫做“相扑”。摔跤赛是有奖品的,燕青打擂的这次比赛,奖品除了一匹全副鞍马,还有在“山棚”上放着的其他一些“物件”。宋代的摔跤有名为“相扑社条”的比赛规则,其中的一条是“不许暗算”,在比赛中还可以用脚踢。摔跤比赛在当时深得人们的喜爱,不仅有州官亲自主持,观众也多达数万人。

  摔跤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经历了许多变化,上面所讲的这种宋代的摔跤,正是漫长的摔跤发展史中的一个片断。

  中国古代没有“摔跤”一词,最早是用“角抵”、“角力”,以后又有“手搏”、“摔〔zuo昨〕胡”、“相扑”、“拍张”等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还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在秦汉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大约在距今4600多年前,黄帝的部落与蚩尤的部落在涿鹿(现在河北涿县)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部落的人头上戴着角,“以角抵人”,锐不可当。所以后来这一带的老百姓中流传着一种头戴牛角,三三两两互相抵斗的游戏,叫做“蚩尤戏”(《述异记·卷上》)。这种角抵是中国最古老的格斗形式之一,后来的一些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像拳术、摔跤,都与角抵有直接的关系。在西周,人们把徒手搏斗称为“角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军事训练内容。每年冬天,周朝的天子就要把他的将帅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练习射箭和角力,并亲自检查训练效果(《礼记·月令》)。由于角力也是一种比赛,角力的双方不仅要斗力、斗勇还要斗智、斗谋才能制服对手,这对于那些熊腰虎背、爱好冲锋打仗的武士们来说,也是一项很富有刺激性的娱乐活动。所以,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徒手肉搏的角力实际上成了一种练武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活动。人们常常以角力取乐,1955年在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出土的一件青铜制成的战国时期的摔跤透雕,使人们看到了当时民间角力的生动情景。只见两个大汉只穿着长裤,上体赤裸,各自一手扣住对方的腰,一手扳对方的腿,纠缠在一起,相持不下,难解难分。大汉们的身后各有一匹马,在静静地等待着这场比赛的结果。这是至今人们所看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摔跤形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从此天下平定,可以永享太平了,禁止老百姓私藏武器,练武习武的风气也衰落下去。角力改为“角抵”,成为一种专门供宫廷欣赏的表演,叫做“角抵戏”。秦朝的第二个皇帝胡亥就很爱看角抵,当这位秦二世在甘泉宫中有滋有味地欣赏角抵戏的时候,什么人也别想打扰他,就是丞相李斯有重要的国事来求见,也要吃闭门羹(《史记·李斯列传》)。

  到了西汉,国力强盛,统治阶级文化娱乐的需要更加强烈,于是,角抵戏的内容不断增加,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包括角力、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娱乐形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表演。角力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项表演,但是深受人们的喜爱。汉代的许多皇帝,包括汉武帝都是角抵戏的热心爱好者和支持者,特别是汉哀帝对别的文娱活动都没有兴趣,唯独喜欢看角力比赛(《汉书·哀帝纪》)。一些高官显贵也精于摔跤,如汉武帝的重臣,金日磾〔di滴〕就善于摔胡,当他发现莽何罗谋反时,采用摔胡手法,一下子就将莽何罗摔在殿下(《汉书·金日磾传》)。三国时吴国的亡国之君孙皓(公元242—283年),也喜欢观看相扑。但是像许多昏庸的帝王一样,孙皓也有着病态的观赏心理,他命令宫女们头戴饰有垂珠的金首饰进行相扑比赛,供他取乐,在相扑中这些贵重的首饰大量损坏,就让工匠们不断制作新的更换(《古今图书集成》第四二二册引《江表传》)。

  从出土文物来看,到汉代已经有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摔跤,一种是上面提到的战国摔跤透雕中的摔法,一手抱对方的腰,另一手扳对方的腿;另一种摔法是197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中木篦上的漆画《摔跤图》中的方式:无固定抱法,可使用击、打、摔、拿等多种形式;还有一种是吉林集安洞沟出土的东汉高句丽角力图中的固定搂抱对方腰部的摔法。这些出土文物中的角力者都是上体裸露,只穿长裤,或者短裤,孔武有力的壮汉。

  摔跤是一种格斗技术,它需要各种类型摔跤好手之间的较量、切磋,以便从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摔拿搏击方式吸取营养,发展起来。中国古代摔跤家们这种交流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与摔跤术颇为发达的西域的交流就频频出现于史书,上面提到的金日磾就来自匈奴。当然,由于当时人们狭隘的民族情绪,常使这种较艺交流成为生死之争,有时会出现伤残甚至摔跤手当场殒命的严重后果。如晋武帝司马炎时,从西域来了一个精于摔跤的胡人,所向披靡,晋人不敢与他交手,晋武帝感到面上实在无光,就到处招募勇士,最后征召到有一身勇力的庾东,与这个胡人进行了激烈争斗,将其摔死(《晋书·庾阐传》)。

  由于摔跤逐渐成为酒宴庆典、招待来宾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表演内容,从南北朝开始在宫廷卫队中就逐渐出现了“角抵队”,专门练习和表演角抵(《隋书·礼仪志七》)。到唐朝,这种专业的摔跤手有了更加正规的组织叫“相扑棚”,这种专门为宫廷进行表演的职业相扑队中集中了摔跤的高手,例如,唐代后期一个名叫蒙万赢的摔跤手,反应灵敏,动作迅捷,十四五岁便被选进了相扑棚,长大后,与人相扑,所向无敌,不知赢了多少场比赛,因此,不仅得到丰厚的赏赐,还得到“万赢”的美称(《角力记·考古》)。唐代的皇帝,如穆宗、敬宗、文宗、僖宗都是摔跤的热心观众。唐代的摔跤比赛往往是在各种节目都演完了之后,作为压轴好戏最后上场,把整个表演推向高潮。摔跤是在十分浓烈的气氛中进行的,先由左右两队雄壮的军汉把大鼓敲得响彻云霄,在震得人心都要跳出来的鼓声中,摔跤壮士们袒露上体,亮出肌肉发达的铜肩铁臂,雄纠纠,气昂昂地登场,然后,你来我去,搂腰勾腿,使出浑身解数,不决出个高低雌雄,绝不罢休(《唐音癸签》卷十四)。摔跤比赛往往进行得十分激烈,常常会发生“碎首折臂”的事故(《旧唐书·敬宗纪》)。比赛在一些技艺高超的力士们之间常常要持续很长时间,依然难分难解,就像当时有人在墙壁上画了一幅摔跤图,其上有一黑、一白两条壮汉扭在一起,各不相让。并题诗道:“愚汉勾却白汉项,白人捉却愚人骹(即小腿);如人莫辨输赢者,直待墙⺮始一交”(《角力记·杂说》)。这里作者非常幽默地说,只有等到墙倒了两人才能摔倒在地。

  摔跤在唐代军队中也开展得相当普及,军中也出现了一些善于相扑的摔跤高手,这些人粗犷勇武、气势豪迈。《唐语林》卷四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镇海守军的四名摔跤好手,名叫富苍龙、沈万石、冯五千、钱子涛,在比赛前得到了一次特殊的“犒劳”,人们煮了一大锅半生不熟、连筋带皮的老牛肉,切成大块,盛在大盘中请他们吃。其中三人看了心中发怵,不敢下口,只有冯五千,环眼圆睁,双手拿过来,大嚼大吃。吃过后,进行摔跤比赛,冯五千大获全胜。在唐代,普通老百姓也很喜爱摔跤,上面提到的宫廷相扑棚中的摔跤高手蒙万赢成名后,经常被请去在民间传授技艺,跟他学艺的青年人先后有数百人之多(《角力记·考古》)。

  有的人甚至因为徒手格斗技术高明而当上了大官。如五代时,灭了后梁,建立后唐,称帝的庄宗李存勖[xu旭]很喜欢角抵,与人比赛时经常取胜。天祐[you佑]五年(公元908年)他对膂力出众,善于角抵的李存贤开玩笑说,跟你摔一跤,如果你赢了,我赏你一个郡。当下两人就交起手来,结果李存贤赢了,庄宗就封他为蔚州刺史(《旧五代史·李存贤传》)。

  宋代的摔跤,《水浒传》已经给我们做了许多生动的描述。这一时期,摔跤在社会上更加普及,那种专为宫廷进行表演的职业摔跤手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些人在宋代叫做“内等子”,是一支有120个名额的队伍。这些人不是从市井里找来的能打架的乌合之众,而是从军队里精选出的摔跤好手,由“隶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管理,有了固定的选拔比赛制度,按照各人技艺水平的高低,领取不同薪饷。“内等子”不仅在宫内为皇帝摔跤,博得王公贵族的一笑,而且在皇帝出行时,握拳护卫在御驾左右,充当保镖(《梦粱录》卷二十)。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的需要,在民间也出现了大量的民间相扑艺人。这些走江湖的艺人,靠卖艺吃饭,往往身怀绝技,大大促进了摔跤技术的提高,从他们的江湖艺名或诨号中我们便可想象出他们高超的技艺:撞倒山、铁板沓、宋金刚、倒提山、赛板沓、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武林旧事》,《梦粱录》)。宋代还出现了女相扑艺人,据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临安就有名叫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张椿等10人,她们常参加比赛,并得到奖品。史料中记载宋仁宗嘉祐间正月十八日,仁宗在宣德门观赏各类艺人的表演,其中就有女相扑艺人裸露上身,进行的摔跤表演,并得到皇帝的赏赐(清俞曲园《茶香室丛钞·续钞》)。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得知此事后,感到女艺人不着上衣,在大庭广众之前摔跤,大违礼法,专门上书仁宗,要求加以取缔,使“今后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司马温公文集》卷三)。这些民间的相扑艺人还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角抵社”,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摔跤协会”了。由于摔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一些文人的浓厚兴趣,感到有必要认认真真对这个题目做一番研究了,于是,在这时出现了一部回顾摔跤发展演变过程的著作,这就是调露子的《角力记》,这本距今有1000多年的角力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著作。

  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的摔跤主要是朝着表演化的方向发展,观赏的价值越来越高,而原来的练武、健身的作用却在逐渐降低。这个缺陷为后来入主中原的两个来自大草原的少数民族所弥补,这就是统治元朝的蒙古族和统治清朝的满族。蒙古族把射箭、骑马和摔跤看作是“男子三项竞技”,是每一个男子汉必须掌握的技能,将其列为“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那达慕”在成吉思汗时期,只是一种祭天的活动,设有射箭、骑马和摔跤三项活动。后来发展成一年一度的以这三项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上的优胜者往往赢得极崇高的荣誉,被认为是国家的勇士,因此,蒙古族的小伙子几乎个个都是摔跤好手。这种摔跤不分体重等级,没有时间限制,而且是一跤定胜负,因此进行得十分激烈,比赛时不许抱腿,除脚掌外,身体任何部分着地即失败。比赛开始时,先由歌手唱一段鼓励健儿们的歌,悠扬而豪迈,接着身穿“召德格”(摔跤服),足蹬蒙古靴的“布赫钦”(摔跤手)们,跳着蒙族特有的雄鹰步,跃然而出。大草原绿茵如毯,健儿们摔跤服上的铜钉金光闪闪,更加衬托出他们的英武雄健。那达慕大会的摔跤通常有三、四对选手同时进行,场面也因此更有气势。最后力胜群雄的冠军,不仅获得重奖,还被人们称为“勇敢的摔跤手”。健儿们场上各不相让,比赛大有你死我活的劲头,但是场下的气氛却十分友好,充分体现了良好的体育道德。据清人记载,住在新疆的蒙人,在每年4月的祭祀活动的摔跤比赛中,摔跤手们分队站成东西两列,然后有二人跃出场,扭在一起摔跤,称为“贯跤”,一旦胜负已定,摔跤结束,胜者便将负者扶起,两人亲切地抱在一起,互相以脸颊相蹭,以示友谊(《清稗类钞·技勇》)。

  摔跤不仅是蒙古族男子习武健身和娱乐的日常功课,一些蒙族妇女也掌握了令人惊奇的摔跤技艺。元朝时曾到过中国的著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都王有个女儿叫明月公主,生得十分秀美,但是性格却十分刚强,从小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摔跤功夫。到了择偶选婿的时候,却遇到很大的麻烦,怎么也找不到她的如意郎君,因为公主有言在先,她要嫁的人必须能在摔跤中赢了她,否则永不嫁人。海都的小伙子们是没有指望了,因为都不是公主的对手,于是这件事就拖了下来。直到公元1280年从远方来了一个英俊的王子,带着一队侍从和1000匹马前来求婚,海都王高兴极了,他和大臣们都劝公主千万别错过这天赐的良机,没想到公主对自己的话十分认真,绝不肯手下留情,让这位远来的求婚者“蒙混过关”。在比赛中,双方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鏖战多时,最后还是明月公主将这位求婚的王子摔倒在地。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些夸张,且不必深究,它说明蒙族妇女练习摔跤却是事实。

  清朝统治者保持了女真人(后改称为满人)爱好摔跤的传统习俗,满人把摔跤称为“布库”。清王室入关后大力提倡摔跤运动,一是用摔跤练兵,二是把摔跤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清王室的嫡系部队八旗军中经常进行摔跤比赛,对比赛中的失败者罚以牛羊,因此八旗军有许多摔跤好手。朝廷又从八旗子弟中选出摔跤技艺出类拔萃的青年成立了善扑营,每逢国宴庆典就出来表演,来外宾时也出来比赛较量高低(《啸亭杂录·相扑营》)。这个善扑营说来还有一段不寻常的与康熙皇帝有关的来历。康熙初当皇帝的时候只有八岁,朝中一切大权都由议政大臣鳌拜操纵,鳌拜飞扬跋扈,一点儿也不把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康熙长到15岁时感到忍无可忍,决定除掉鳌拜,夺回权力。但是,这时鳌拜已经在朝廷内外安插了许多亲信,不好下手。于是康熙就想出一个妙计,选了十几个身体强健的小内监成天练习摔跤作为游戏,一天鳌拜到皇宫中来,康熙一声令下,这些平日训练有素的摔跤手们立时把鳌拜拿下,随即处死(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一)。由于小摔跤手立下了这一大功,康熙夺回权力后就成立了善扑营,集中了天下的摔跤能手,这些人既作为皇帝的侍从,保卫皇帝的安全,又以精湛的技艺为皇帝表演,所以深得皇帝的信赖和喜爱。

  清朝的摔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蒙族和满族的传统摔法,叫作“布库”,也叫撩脚。这种摔法,只要将对手摔倒在地便可获胜。摔跤时要穿一种白布制成的叫做“裲〔liang两〕裆”的摔跤衣,短衫窄袖,衣领和前襟都用七八层布千针万线缝得结结实实,又坚又韧,经得住那些大力士的生拉硬扯,脚下穿一双短靴。这种摔跤主要是靠脚下的功夫,使用各种绊法使对手失去身体平衡(《檐曝杂记·跳驼撩脚杂戏》)。另一种则是厄鲁特式摔跤,这种摔法不穿摔跤衣,上体赤裸,只将对手摔倒在地还不能决定胜负,还得把对手的两肩压触地面才定输赢(《御制诗三集·相扑》)。

  这样,摔跤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从最初那种内容非常广泛的角抵、角力发展到了清代的布库和厄鲁特,越来越接近现代摔跤运动了。

  摔跤在中国其他民族里也都有悠久的传统。如朝鲜族的摔跤,要求摔跤手在腰部缠一腰带,并将一条三米长的麻布或白布的两端分别系在腰带和右腿上,这叫“腿带”。比赛开始前的准备姿势也独具特色:两个摔跤手右膝跪地,左腿弯曲,右手扣住对方的腰带,左手挽住对方的腿带,然后裁判一声令下,开始激烈的比赛。柯尔克孜族青年的“马上角力”,摔跤手骑马,两马交错时,互相扭拉胳膊,将对方拉下马,规则是不准抓衣服,只能抓对方肘关节以下的手臂。彝族在举行婚礼时,为祝福新婚夫妇幸福美满,有在婚礼上男家和女家的代表摔跤的习俗,主要动作是抓腰带、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等。只能用肩、臂、腰做动作,不能用脚绊。双肩着地为输。双方约定摔跤人数,每对只摔一次,不用裁判,为了表示友谊,谁也不肯全胜。

  哈萨克族独特的骑马摔跤和双腿套进口袋的摔跤法;维吾尔族的“喀什噶尔式”和“吐鲁番式”摔跤;还有侗族、黎族等民族的摔跤都各具特色,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摔跤的内容。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