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在绿树浓荫、鸟语花香的公园里,在空气清新的湖滨、河畔,甚至在大街两旁的绿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在练气功。他们有的双目微闭,两只手像抱着一个大球,一动不动,好似老僧入定;有的轻展手臂,有如仙鹤掠过水面,大雁在高空盘旋;有的迈着轻捷、有节奏的步子,一步一顿,悠然自得。不管他们是动是静,似乎都把自己的全副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一招一势、一吸一呼中,那种安详而神秘的气氛,使过路人不知不觉地放轻自己的脚步,生怕打扰了他们的练习。且不要小看了这些两鬓斑白的气功爱好者们的练习,它可是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华民族度过几千年春秋的老伙伴了。今天人们所说的气功在古代被称为“导引”,即“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意思是通过一定呼吸方式的行气和肢体的动作,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和谐、柔软。这种导引行气术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事物之一。如何将人的机体调整到一种最佳状态,并且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是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的一个古老课题。导引行气术正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不断地苦思冥想,实践探索,总结出的关于这一课题的一份天才的答案。这里凝结着一个民族多少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国为整个人类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里,这一古老的体育健身形式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像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古树,生机勃勃,继续造福于人类。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以积极的态度,通过肢体运动主动地去争取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初的古代导引行气术是由舞蹈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中,舞蹈是一种有许多作用的重要活动,每逢集会、节日、打猎成功、果实成熟、誓师出征、获胜凯旋,人们都要身披兽皮,头戴花环,手挥羽毛或武器,模仿着飞禽走兽的神态,或者表演自己的打猎和战斗中的动作招式跳起舞来,人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快,对神灵的祷告。不仅如此,舞蹈还有进行体育医疗和保健的重要作用,汉代的傅毅(?—公元90年)就正确地指出舞蹈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他说舞蹈“乐而不溢,娱神遣老,永年之术,优哉游哉,聊以永日”(《舞赋》)。史书上记载,早在原始社会中尧帝的时代,洪水连年泛滥,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人是很难受的,浑身不舒展,关节肿胀,心情也自然非常郁闷。于是发明了一种舞,用跳舞的办法来排泄心中的烦闷,治疗肿胀的关节(《吕氏春秋·古乐篇》)。
这种被称为“大舞”的舞蹈与以后导引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保存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5000年前的一个彩陶盆上就画着这种中国最古老的舞蹈,人们手拉着手,脸朝着同一个方向,动作协调一致。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也指出,在中国的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而潮湿,各种各样的植物都可以生长,人们吃的很杂,但是劳动不够,所以很容易得病,就用导引和按摩来治疗(《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长寿越来越成为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目标。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汇集了夏、商、周及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资料的《尚书·洪范》中就提到了“五福”(五种好运):寿、富、康宁、攸好德和考终命,和“六极”(六种恶运):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在五福中三项都与健康长寿有关,而六极中有三项与短命夭折、病弱有关。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也有大量关于长寿的词语,如“永锡难老”,“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如“南山之寿”,“万寿无疆”等,其中一些词语直到今天仍然常被用来祝福人健康长寿。有了健康长寿的愿望,人们就开始积极地用行动去实现这一目标。
春秋战国时期到两汉,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医学与哲学结合,引入了像阴阳五行、精、气、神这些哲学概念,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中医理论,出现了《黄帝内经》等重要著作。导引行气术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迅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两大养生派别。一种是在养生中强调“动”的重要性,就像战国时荀子说的,平时注意保养而且时常活动,就是老天爷也无法让你生病。而如果不注意保养,而且很少活动,就是老天爷想不让你得病也做不到(《荀子·天论》)。这种以动为主的养生思想,直接导致以肢体活动为主,配合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的导引术,也许我们可以用现在的语言把这类养生术称为“医疗保健体操”,其中有一些导引术与行气练意结合起来的也可以看作是气功中的动功。另一派则强调“静”,是通过控制意念和呼吸运动养生治病的行气术,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静气功”。导引术与行气术这两种养生类别有不少共同之处,所以,今天的人们往往用“气功”一词来概括这两种类别。但是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是按照各自不同的途径发展演变的。就像两条绵延不尽的长河,时合时分,合的时候,互相取长补短,分开时又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进。 (穷奇网 www.71101.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