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业」?
「业」分三方面:身、口、意。若为「善」便成「善业」;为「恶」便成「恶业」;「不善不恶」是「无记业」。
「业」分为「共业」和「别业」。唐代宗密法师《圆觉经略疏钞》云:「起惑造业,受报无穷。」惑是迷惑的意思,众生认宇宙为实有,于是起惑造善恶业,大家见有山河大地便是共业所感。别业是个人的善恶行为,感引不同的受报,佛教说:因为三世因果的关系,则有现在之业受现在报,此生之业来生受报,或由造业,多生以后受报。《大藏经》通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宋代宗镜法师《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
「业」又可分为「定业」与「不定业」,前者是因善恶的程度较重,所以没法改变,但不是绝对不能变。经上说:「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只要能做大的福德,仍然可以改变过来的。后者由于善恶较轻,所以修福能避免业报。
佛教对于看相、算命,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提倡,因为有其灵验的决定性。一般人如果没有大善大恶,或许不能脱离命数的范畴,必定要受善恶业报。但佛教说,修道人是可以出离算命的范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