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从古至今,都非常的有名,它是以天下闻名的和氏璧刻成的,根据史料记载,玉玺方四寸,上面刻有盘曲巨龙,上面还刻着八个字的李斯手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篆字。原本秦始皇想要把他的这一块传国玉玺,传至万代,可没想到他的江山传到秦二世,就便亡国了。从此以后这块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变成了历代帝王的争夺对象,为传国玉玺增加了更多神秘色彩。
在传国玉玺上刻着的字的周围还环刻着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这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传国玉玺被视作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因此历代想要谋求皇帝之位的人都费尽心机争夺传国玉玺。
关于秦始皇和传国玉玺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秦始皇一次乘船渡江的时候,突然波涛汹涌,船眼看就要翻,这是秦始皇把玉玺扔进水中来祈求神明保佑,但是玉玺就这样失踪了。
但是八年之后,传国玉玺又出现了,不过秦朝的统治也走到了尽头,在刘邦攻占咸阳之后,玉玺就落到了西汉的手上。但是这块玉玺在西汉的命运也是有点惨,当时西汉的太后王政君放任外戚王氏掌权,结果助长了王莽的野心,她没有想到王莽会想要篡位,一怒之下就把玉玺给砸缺了个口,之后王莽就让人用黄金补上。
此后,传国玉玺历经了晋、前赵、冉魏、东晋、宋、齐、梁、陈等朝皇帝的手中,直到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事实上,这段时间内传国玉玺的真实性非常值得商榷。
据说被元顺帝的后人得到。成吉思汗的嫡系后代裔林丹汗得到了这个消息,认为这个玉玺应该属于他的,便用武力夺了过来。后来又被皇太极用武力夺去,皇太极到手以后,才发现这块玉玺,上面写着“制诰之宝”,并不是秦始皇的那一块。但是皇太极为了宣扬天命所归,对外宣称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将金改为清建立大清国,清朝统一天下后,就将这颗假传国玉玺当成了清朝的传国宝贝了。
清末冯玉祥在把溥仪赶出故宫的时候向他追索玉玺玉玺在哪,溥仪说自己那块玉玺他留着,但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他从来没见过也没听父母辈的人提起过。不过传说不久后溥仪因经济困难将玉玺抵押给外国洋行(乾隆说清廷收藏的传国玉玺是假的,所以溥仪索性就给卖了)。
后来玉玺辗转落入北平古董商人铁宝亭之手。1948年,解放军包围北平,铁宝亭携带大量珍宝乘坐“万里号”轮船南逃,据说要把传国玉玺献给蒋介石。在山东荣城湾搁浅,虽然铁宝亭等人获救,但玉玺在混乱中丢失,可能是随船沉没在荣城湾了,这就是真真假假的传国玉玺最后的下落。
根据一些专家的介绍,传国玉玺肯定尚在人间,因为雕刻传国玉玺的和氏璧是玉石中的“柱长石”,能耐1300度的高温。
和氏璧和传国玉玺什么关系
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因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环形的玉,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看过和氏璧的实物,但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字来判断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那我们知道玉玺是长方体的,那确实从环状玉变成长方体确实是比较难。
毕竟玉不像金或者银其他的金属可以先进行熔化,然后再重新浇筑成型,有人说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长方体,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一般不会破坏成型的玉,毕竟玉不像金属,再者,用玉粉弄成的东西,在色泽等方面都要差极大,另外还得考虑到工艺问题,所以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
和氏玉的故事很有可能是编出来的。我们再来看完璧归赵的故事,这是公生在公元前283年的事情,也就是距离和氏玉的故事相隔了四百年。而这块和氏璧也确实落入了秦始皇的手里。
但是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表明,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制成的,也有记载显示传国玉玺是由陕西蓝田白玉制成的,跟和氏璧没有关系,说由和氏璧,是为了增加传国玉玺的神奇色彩,所谓的有始有终,正如历朝历代的传国玉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