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介绍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享国四百零五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西汉是我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创立者高祖刘邦在即位之初选择延续秦制体系,在以严刑峻法稳定国内局势之后,采取与民修生养息的政策,社会秩序趋于平稳。

  只是在朝廷内部,由于王朝初建,宫中关于功臣封赏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而朝廷礼仪此时尚未构建,导致朝中秩序混乱,略显江湖气息,刘邦意在制定朝中规矩,规范臣子的行为,并设计一套适用官僚体系,而秦三公九卿制正是这一切的基础。

  汉初承袭秦制,奉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由于太尉主管军事,涉及问题比较敏感,所以不常设立,而三公中最重要的职位当属丞相,御史不过是丞相的助手。

  到了武帝时期,皇权加强,丞相权力被削弱,御史大夫成为专职监察官员,新设了尚书这一新机构,而太尉依旧不常设立。到了东汉,三公变更为司徒、司空和司马分管一摊,且尚书地位被拉高,逐渐成为真正的宰相。那么两汉时期三公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又出于什么目的?

  一、西汉时期

  1、高祖到武帝之前

  高祖时期天下初定,朝内秩序混乱,江湖气息严重,为了尽快找寻适合发展的官僚体系,汉初在延续执行秦朝三公九卿的基础之上,高祖制定了朝中的君臣礼仪,三公在这一时期的具体职权还没有被确立。汉初内部官员因为封赏问题内部争斗愈演愈烈,高祖刘邦为了解除威胁诛杀了很多功臣,这也为之后完善三公体系奠定了基础。

  到了惠帝时期,吕后专政,丞相草参沿用萧何的治国策略,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加速国内产业复苏,让民众得以修生养息。同时,这也是限制皇权的一种折中办法,适应当时天下的需要。

image.png

  到孝文帝时,丞相的职责逐渐演化成辅佐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和选贤举能,考察官员行政水平,并及时上达天听,保障官员能够各司其职,避免德不配位的情况发生,并积极维护好国内外关系的平衡,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丞相的第一要务。这一时期的丞相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帮助皇帝决策,同时平衡好国内外关系的平衡。

  2、武帝时期

  到了汉武帝时期,丞相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喜欢亲力亲为,所以在武帝时期丞相的职能被弱化。朝中开始出现尚书这一新机构,负责帮助皇帝起草诏书,而御史中丞的职责也变为监察职能。

  武帝后期,朝中出现内外朝的现象,内朝由皇帝亲自管理,外朝由丞相主持,丞相无权干涉内朝,而内朝的官员虽然品阶较低,但是由于离皇帝更近,所以在决策上经常帮皇帝出谋划策,丞相的权力被压缩,甚至已经被放弃。

  二、东汉时期

  1、新“三公”

  西汉末期,三公被正式更名为司空、司徒、司马,分别管理水土事宜、民事和军事,成为三足鼎立之势。新三公的官阶很高,但是实权却很小,尤其是司马,由于管理军事,所以职权被限制的很死。随着尚书职权的扩大,三公逐渐演变成分封给老臣的名号,而实权则被抽离。

  2、尚书台

  尚书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文书、起草诏书,是和皇帝接触最近的人,皇帝经常询问对事件的意见,后来演变成只要是国家大事都要经尚书之手,所以在东汉时期尚书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尚书台设立的初衷在于一是可以任用文人担任尚书,避免功臣争位;

image.png

  二是压制外戚,尚书台的存在让外戚不敢僭越行事,想要染指权力必须完全控制尚书台,可见领尚书事这一官职已经成为东汉实际手握大权的宰相。皇帝之下还设有侍中和中常侍,再下面就是尚书台,此时的三公已经更多地偏向虚名,而不再具备实权了。

  总结:两汉时期的三公制发展见证了汉朝的兴衰,从一开始的承袭秦制,到后来逐步确立礼仪规章,三公制被确定下来,三者的权力也被逐渐明确。

  西汉武帝之前,丞相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负责总揽国家大事,参与决策,同时负责选贤举能,保证官员各司其职,维护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内外环境稳定,而御史中丞相当于丞相的助手,太尉一职不常设立。

  到了武帝时期,尚书由于离皇帝更近,所以其地位渐渐升高,皇权加强,丞相权力遭到压制,而御史大夫也转为监察职能,三公的权力自此开始被架空。到了西汉末期,三公更名为司空、司徒、司马,呈三足鼎立之势,互相制约又各自负责一摊事务。

  后来为了压制外戚篡权,合理安排功臣,刘秀开始提高尚书台的地位,所有国家大事全部都要过尚书台的手,此时三公的名头更像是一种虚名,享受待遇但却没有实权,至此三公逐渐走向没落,朝廷的实际宰相职权已经转向尚书台手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