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与帝王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
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 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
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只有在古代史书作为宫廷秘籍,由太史负责的时候,史官有记载特权,皇帝是不能察看史官记载。
史官怎样记载历史
如何记载历史是史官的工作,而根本不是皇帝可能干预的了的,史官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要对皇帝负责,他只需要对事实负责,而皇帝更没有权力对史书进行修改。
正是为了保证这一点,古代史官并不是由皇帝任命,而是采取世袭制度的,就比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的史官职务并不是由汉武帝封给他的,而是他由其父亲太史公那里世袭下来的。古代史官的世袭制保证了史官的人事权力不受执政者干预,史官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处于王权控制范围之外,所以古代史官的地位是很高的。
据说当年曾经有一个人去投奔赵鞅子,赵鞅子因为有事就让那个人等了很久,后来赵鞅子见到那个人,问那个人会做什么?来人说,我没有什么本事,我只会每天跟着你,把你每天所做的丑事都记录下来。赵鞅子连忙为自己的失礼向这个人道歉。
起居注,是古代专门的史官记录皇帝言行举止的的史书,史官相当于秘书一类的,每天把皇帝的衣食住行以及言论行事记录下来。碰上正直的史官就会直言不讳的把皇帝犯的错都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六卷,有一篇记载唐文宗想看起居注的记录。唐文宗想看起居注,主要是想看史官是怎么写自己的,当时的起居舍人是魏谟,他是魏征的五世孙,颇有先人的风骨。
魏谟对唐文宗说“起居注记录皇帝的善行,也记录皇帝的过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警示皇帝从而到达祛恶扬善的作用,陛下只管勤政为善,不要看史官怎么写”。唐文宗说:”以前我看过呢“魏谟说:”那是以前的史官失职,如果陛下老查看起居注,史官记载的时候就不敢写了,将来后人怎么能信呢?“。
虽然起居注这种监督的方式并不十分靠谱,大家都知道皇权在握,生杀予夺予取予求。绝大多数的大臣不敢秉笔直书的写皇帝的失德,毕竟吃的是人家的饭,没有顾忌是不可能的。如果赶上像崔杼一样脾气的,像太史三兄弟这样不怕死的人毕竟是少数。
毕竟起居注起码给监督皇权留了一条可能的缝隙。也许正是因为唐朝有这样的君臣,君心有畏惧,臣心有操守,各守其道,不妄自越轨才成就了大唐的盛世吧?
到了宋朝以后,因为宋太宗的皇位来历不明,特别害怕史官说真话。所以皇帝开始亲自审定起居注。从此以后起居注被皇帝完全控制,里面只剩下歌功颂德的阿谀奉承,起居注唯一的一点监督作用也消失殆尽。
崔杼弑君到底咋回事
齐国的权臣崔杼弑杀了自己的君主齐庄公,齐太史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杀死了齐太史,齐太史的儿子复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之,齐太史的弟弟又写“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了他,最后齐太史的小弟弟接着写“崔杼弑其君”,崔杼终于无奈,只得放弃了。
以崔杼当时的势力连国君都能够杀死,但却不能迫使史官为其隐埋罪行,中国古代史官文化的可歌可泣由此可见一斑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