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是什么

 

“蓝眼泪”并不是什么眼泪变异,而是一种生物,即希氏弯喉海萤(学名:Vargula hilgendorfii)。希氏弯喉海萤是一种介形虫,简称海萤,是生活在海湾里的一种浮游生物,为荧光动物。

海萤的身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构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时,就会产生浅蓝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现,而且是沿着沙滩呈带状。夜间能闪闪发光,科学家称这种生物光为“冷光”。该物种以其生物发光,因其中萤光素和萤光素酶之间的反应产生的蓝色色光,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形象地称作蓝眼泪。

形态特征

希氏弯喉海萤是一种小动物,只有3毫米长。是一种会发光的海洋浮游生物。其光的最大波长取决于pH值和水的盐度,波长变化在448-463纳米之间。这意味着光被着色为蓝色的各种色调。

具有心脏,具有介形亚纲动物的一般特点,而具有心脏是其与甲壳纲其它动物的一大区别。而两个密切近似的属,即贝水蚤属(Cypris)和离角蜂虻属(Cytherea),都没有这种器官;海萤的某一物种具有很发达的鳃,而另一物种却不生鳃。

头胸甲由两瓣介壳构成,整个身体完全包被在壳瓣内,两介壳有闭壳肌,背面具绞合脊(链)相联结,腹面开启,两壳对称或不对称,介壳有一定程度钙质化,表面常有突起和雕纹。

壮肢目的种类,在壳前下侧具一触角凹(缺刻),可使第2触角自由伸缩,帮助游泳。身体分节不明显,末部向腹面弯曲,末端具尾叉,形状随种而异。浮游种类通常呈三角形,其腹面具爪状硬刺,便于游泳。

足肢目为4对,第一口后附肢为小颚,双支型,形态多变;第二口后附肢随种而异,称第2小颚。第三及第四口后附肢一般呈足状,末端具爪,用于爬行,具一对无柄复眼。

生活习性

该物种昼伏夜出,并生活在浅水底部的沙层里。海萤夜光是海面上的一种奇景。

发光机理

希氏弯喉海萤受刺激时,就把直径只有万分之一厘米的荧光素黄色颗粒,和直径只有万分之二厘米的无色荧光酶颗粒,以及由发光腺中产生的粘液一齐排入水中,产生浅蓝色的光。从生物体排放出来的某些腺体中含有能发光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因放出的能量很微,称为冷光。

这种细胞外发光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发现,希氏弯喉海萤发光是荧光素和萤光酶在起作用。科学家还将海洋生物发光同人工光源进行比较。

四大特点

1、离开海水只能够生存10秒。

2、只有吹南风且涨潮才会出现。

3、每年4月到8月之间会在台湾马祖的海滩上发光。

4、如果浪够大会飘在空中在人身旁,像萤火虫那样。

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福建沿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