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宋代理学家

本 名:程颢

别 称:明道先生

字 号:字伯淳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作品:《论王霸札子》《论十事札子》

主要成就:开创新儒学,为宋代理学奠基者

程颢两字怎么读?和程颐是什么关系?程颢书院在哪里

程颢读音是什么?程颢读音一直是会被后人误读的东西,“程颢”的“程”是常见字,和“成功”的“成”同音,而“程颢”的“颢”则与“浩然正气”的“浩”同音。程颢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为奠基人的是程颢的弟弟程颐,后人一般称呼这两兄弟为“二程”。

程颢画像

程颢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中世代为官,儒学气氛浓厚,因此程颢、程颐两兄弟从小就对儒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也是他们两人在日后成为第二次儒学复兴重要人物的原因之一。程颢出生在北宋年间,除了理学之外,他还是一个诗人和教育家。在北宋神宗年间,得势的是王安石,主张变法,但是从小受到传统儒学熏陶的程颢不同意王安石变法的意见,因此不被当时的皇帝神宗重用。政途失意的程颢便潜心研究学问,将自己放空在儒学经典中。

因为当时程颢和程颐一起居住在洛阳,因此他们的学说也被人们称为“洛学”,这也是北宋理学的基础。之后程颢又潜心教育,把自己的思想著成书册,并且用自己的毕生所得开设学庠,自己创造了一套打着“程颢”风格的教育体系,以儒家经典书籍为课本,再加上自己对于儒学经典高深的理解,以让受教育者循天理为教育的终极目的。

1085年的时候,程颢去世了,年仅54岁,之后在宋宁宗年间给了程颢一个谥号叫做“纯公”,追谥他的弟弟程颐为“正公”。

程颐程颢的关系

程颢程颐两人是兄弟关系,并且都是著名人物周敦颐的徒弟。程颢程颐两人同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开创了“洛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被世人称为“二程”。

程颐画像

程颐,字正叔,被世人称为伊川先生,与他的兄长程颢一样,同是北宋时期颇为著名的理学家与教育家。程颐从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慧,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和兄长程颢两人拜著名的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为师。与程颢一样,程颐也自小就深受家学的熏陶影响,年少时就已胸怀大志,在政治思想上也因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程颐一生成就颇多,他在理学方面的建树颇高。在北宋神宗时期,程颐就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与程颢开创了“洛学”,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使理学有了完整的形态。程颢程颐两人的学说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差异,但是学说的基本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出入。两人学说的基础都是理或道,都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并且理先于世间万物出现;认为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都是由天理所定,违反秩序或违背道德都是违逆天理;与此同时,程颢程颐两人还认为人类的本性是为善,在后天才有了善恶之分;他们还认为天道与人道应该相统一,也就是宇宙自然与社会之间相统一。

程颐还相当重视教育,是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曾与兄长程颢一起四处讲学。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圣人,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还主张学习需要自我思考。

程颢书院在哪里

程颢书院是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程颢所创办的学堂,创办于公元1065年,程颢出任泽州晋城令的时候。程颢非常重视教育,因此创办了七十二所乡校、数十所社学。程颢书院就坐落于晋城市的古书院社区,是程颢创办的第一所书院,曾因战火而遭到毁坏,现在看到的书院是明清时期在原来的基础上重修的,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程颢书院

程颢书院主要有四个院落,现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个院落,二院和四院,这两个院落呈相对布局,四院在书院的北面,二院则在书院的南面,至于另外两个院落一院和三院早已经被毁于战火。为了重现书院原来的风貌,在2013年开始晋城开始了修缮工程。

由于书院内曾有住户,所以四院院内堆满了杂物,现今院内的住户已经搬出,东西两间侧方已经无人居住,院内西边的屋子二楼的楼梯口因为被杂物阻塞而很难上去二楼。据传,院内的西屋曾被抗日战争牺盟会驻扎过。

程颢书院不管是对晋城还是历史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程颢书院是晋城的文脉,特别是书院内的壁画和标语不仅展现了晋城拥有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见证了晋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那些壁画和标语使早已过去很久的历史重新鲜活了起来,让世人看到了更加真实鲜活的战争,因此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已被国家纳入文物保护范围。程颢读音是什么?程颢读音一直是会被后人误读的东西,“程颢”的“程”是常见字,和“成功”的“成”同音,而“程颢”的“颢”则与“浩然正气”的“浩”同音。程颢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同为奠基人的是程颢的弟弟程颐,后人一般称呼这两兄弟为“二程”。

谢良佐拜师程颢,为什么背书背的好被批“玩物丧志”

程颢是宋代的博学之士,一生著述颇多,且时常讲学,他与其弟程颐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彼时很多青年才俊为了丰富自己的学识,或不远万里,或不顾严寒地专程跑到二程门前去虚心请教,聆听教诲,心诚意坚。关于当时学子们求学二程的故事,有不少都留下了文字记载。

二程像。

其中就有我们小时候学过“程门立雪”的故事,说的是北宋大学问家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在程颢故去之后,自己已经40多岁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与好友游酢一起跑到洛阳去拜程颐为师。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待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杨时和游酢也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等到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后人将此事称为“程门立雪”。表示学生尊敬师长,虚心受教,以及求学心切的品质。

程门立雪。

从“程门立雪”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二程的学问在当时的文坛影响很大,很多学子仰慕其名,会登门虚心求教,聆听教诲。除了有杨时、游酢这两位在雪天立于门外的学子,今天要讲的谢良佐,他也曾拜师程颢。一开始也是有点小曲折,不过后来也是受到了老师的点拨,终成大家。

要了解谢良佐拜师程颢以及博闻强识为什么是“玩物丧志”的故事,我们先要从朱熹在其《近思录》中记载的一则有意思的语录说起。

朱熹在《近思录》卷二中记载:“ 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这里的明道先生即程颢。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史书中记载他十岁能赋诗,十二岁居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中,如老成人,见者无不爱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道先生认为,如果一个人记忆力很强,能背诵很多东西,或认识了很多东西,用这些来炫耀自己,而不是真的去服膺这些道理,这叫“玩物丧志”。

博闻强识会是玩物丧志吗?

在我们看来,博闻强识、背诵如流,是很多人企及不了的能力,程颢先生为什么说一个人记忆力很强、能背诵如流、知道很多是一种“玩物丧志”的表现呢?这有一个背景。

谢良佐(1050年-1103年),字显道,是北宋学者、官员。他天资颖悟,博闻强识。作为二程高足,谢良佐集成并发展了其师的主要学说,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著有《论语说》,其核心思想被门人曾恬、胡安国所录《上蔡先生语录》,经朱熹编辑为三卷《上蔡语录》。

谢良佐的少小就很聪慧,读了很多书,学问很好。青年时嗜好历史,当他前去拜师程颢时,程颢问他:你平时读什么书?谢良佐说:史书。程颢顺手从成堆的史书中随便抽出一本,翻开一段,他诵读如流,把程颢提到的一大段整个背诵了下来,一字不差。程颢再抽出一本书,从中翻开一页,谢良佐仍然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之后,谢良佐恭敬地站立着,本以为自己的博闻强识能得到老师的称许,不料程颢老师只说了四个字:玩物丧志。谢良佐登时面红耳赤,汗如雨下。

玩物丧志本意是指人在器物上流连忘返,不知退离而被外物牵着走,没有了己心,丧失了意志。

谢良佐在遇见程颢之前,已学了很多知识,记忆力又好,能记诵大段书章,可以说是一个“学霸”般的存在,但是这样学知识似乎也有点苦学力行的味道。入程门之后,谢良佐留心观察程颢老师平日读书的样子,发现老师读书也是一行行看下去,一个字都不漏过;讲学引述时也是一字不落地背出。谢良佐心下大为不服:明明你自己读诵文章、讲学引用时也是一字不落,我把一段段文章篇目背下来时也是一字不落,你却说我是玩物丧志,这是什么道理?

后来,程颢老师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就给他讲了道理,说:我记得熟,是自然而然记得熟,能够随时联想起来;读书时不漏掉一字,是因为我服膺这里面的道理,唯恐自己吃不透、学不会。你记得熟、背得多,是竭力强记、勉强为之,你是不是真的懂?很难自说;且你是以此来向别人炫耀,那是有问题的。之所以批评你玩物丧志,是因为能背诵大段词章这种事情,实在是雕虫小技、无须如何夸赞。史书浩如烟海,大段大段地背下来,把精力放在强记、博记上面,还自鸣得意,实在是干了一件愚蠢的事情。以记忆力强,能背诵很多东西为荣,那是一种堕入恶趣,是玩物丧志。

原来“玩物丧志”是这个意思,谢良佐顿时明白了老师说的道理是做学问应该自然而然、明理见心的道理。正是在拜程颢为师之后,谢良佐才终于告别了这种背诵大段词章的苦学式的求学道路,将学问、道理慢慢地消化在自己的腹内心海,时间长了也能记诵引述,在需要用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来,由此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学问者。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把它背下来吗?这是基本功。然后接下来,我们记诵了知识之后,随时随地去细思、去深思、去精思这些文章的义理。等到我们融会贯通了,吃透了书本中的义理,进入第三阶段,我自然而然心悦诚服,服膺了这些道理了,我自然会把书本中的义理作为我立身行事的准则,这样大道跟我们个人才能融汇一体,这样才是记诵的目的。

所以明道先生说“记诵博识是玩物丧志”,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告诉我们求学时不要舍本逐末,如果说我们能够把书本篇章记诵下来,是因为我们对大道了然于心,自然而然地背诵出来。就像是要自省吾身:是不是我们背诵出来的言辞,就是自己内心真正懂得了的知识、义理。

以天理为本的程颢逝世

程颢(1032年~1085年7月9日),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

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网络配图

程颢早年受父之命,与弟程颐从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出入于老释,然后“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谓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在洛阳与邵雍、张载亦往来论学。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天理”是他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这就把本来是伦理学上的概念仁抬高为宇宙的本体。

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程颢还提出,自己的心本来没有内外之分,人的心要象天地一样,普照万物;象圣人一样,情顺万事,无有内外。人们如果知物我本为一体,物即我,我即物,与物无对,忘其内外,就自然不存在心为外物所动的问题。诚能如此,其心就澄然无事。无事则定,定则明,至此就“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就可以进入圣域。程颢所谓“定性”,实即“定心”,这是他求得理想人格的道德修养方法。所以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自家元是天然完全自足之物”,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

网络配图

在教育上,先后在嵩阳、扶沟等地设学庠,并潜心教育研究,论著颇巨,形成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学《论语》、《孟子》则为“知道”,“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大学》、《中庸》亦不可不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此理也”。而《中庸》“天理也,不极天理之高明,不足以道中庸”。总之,教育必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伦理为教育之基本内容。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同其理学思想一样,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