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道格拉斯·黑格
外文名:Douglas Haig
国 籍:英国
出生地:爱丁堡
出生日期:1861年6月19日
逝世日期:1928年1月28日
职 业:军人、远征军司令
毕业院校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役:镇压马赫迪起义
英国名将黑格简介:只有一战堑壕战才能出的司令
英国陆军元帅黑格伯爵是一战期间欧洲战场的英军总司令,此人有个不太好听的绰号——“屠夫”。他得此“美誉”并非是因为他“屠”了别人,而是“屠”了自己,因为他打仗有一特点,就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所以就有人认为这厮是个半呆不傻的二愣子,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当时的英国战时首相劳合?乔治。
其实“屠夫”兼“二愣子”黑格在某些方面还是挺优秀的,他是英军中一位极其出色的骑兵战将,意志坚如铁,勇气似虎狼,组织和训练士兵的本事也挺厉害,在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时,人家可是第一名的成绩!不过对骑兵的狂热钟爱使黑格对其他兵种甚为冷淡,他一直认定骑兵是最无敌的,可以搞定一切,为此还专门出版了一本叫《骑兵研究》的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黑格在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元帅麾下作战,后来弗伦奇的表现让军界头头们感到不爽,被炒了,1915年底黑格取代他成为新的总司令。别看黑格已成为一支现代化大军的老总了,但他“不厌旧”,依然保持着对骑兵的一片痴情,无论走到哪里都穿着黑亮亮的带着马刺的长筒战靴。
当上总司令没多久,黑格就面对着一个严酷的考验:盟友法军在凡尔登打得有点衰,法军要求英军在索姆河地区给德军来一铁拳,以减轻法军的压力。于是,黑格就指挥英军发动了著名的索姆河战役。黑格下令先用大炮对德军阵地玩命地猛轰,连发炮弹170万枚,打得德军都没动静了。黑格乐坏了,他琢磨着德军肯定死得差不多了,就命令步兵发动进攻。但他得意得太早了,其实德军压根就没被炸死,他们都躲得好好的。当英军进攻时,德军开始用机枪狂扫,一天之内英军就挂掉六万!如此惨重的伤亡不但在英国军史上罕见,在世界战史上也实在难寻!后来双方血拼了五个月才结束了索姆河战役。虽然此战英军确实牵制并重创了德军,但英军自己损失得也近42万!从此黑格得了一个伴其终生的“美誉”——屠夫。
值得一提的是,黑格在索姆河战役中干了一件足以影响整个世界战争发展史的大事,他在“超级装甲迷”富勒的鼓动下,把刚出世没多久的坦克送上了战场,此乃史上坦克第一次上阵冲杀,揭开了装甲战时代的序幕。要知道,像黑格这样的“骑兵迂人”能使用坦克,简直和“太阳从西边出来”差不多,平时他可是连机枪都瞧不上眼的,还说枪是多余的武器。看来黑格的脑子有时也能开放一把嘛!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虽然黑格觉得坦克这玩意还不错,但他认为坦克只配给步兵和骑兵打打下手,要成为战场上的主角绝对不可能,因为这玩意太笨重太缓慢,实在靠不住。
索姆河战役后,黑格又搞了一次极其吓人的帕斯尚代尔攻势。时间是1917年7月—11月,开打前他想的挺美——利用他可爱的骑兵把德国兵狠狠教训一顿,不料英军打起来后就没那么顺了,德军防御极强,英军第一天就伤亡三万多,打到最后只夺到一块几平方英里价值不大的沼泽地。英国战时首相劳合?乔治差点被黑格这位二愣子将军给气哭了,他悲伤地说:“此战和索姆河、凡尔登的战斗,将列为战史上所曾进行过的最残忍、最无益和最血腥的战斗。”其实首相大人一直对黑格烦得要命,整天琢磨着削弱黑格的权利甚至炒了黑格,无奈英国国王和其他军政界要人都力挺黑格,所以劳合?乔治动不了他,只能继续痛苦地忍受二愣子将军在前线“胡作非为”。其实黑格心里也清楚首相大人不待见他,所以他力挺法国元帅福煦担任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来统一指挥英法美各军,因为这样一来,他黑格就成了福煦的人了,首相就是再烦他也管不住他了。
1918年4月,协约国军总司令部正式成立,法国的福煦元帅成为总司令,黑格与法军总司令贝当元帅及美军总司令潘兴将军成为福煦麾下三大主将,这四位军界大腕凑到一起开始谋划对德决战。福煦打算先干掉德军的三个突出部,即埃纳-马恩、亚眠和圣米耶尔。其中亚眠突出部由黑格的英军主打。黑格很兴奋,于8月趁着大雾对亚眠的德军发动了猛攻,德军毫无准备,匆忙招架,但为时已晚,仅一天内就损失了两万多人和四百多门火炮,黑格成功地搞定了亚眠地区。9月,福煦发动了全线总攻,黑格指挥60个英国师和贝当指挥的102个法国师及潘兴指挥的42个美国师迅速突破了德军防线,德国大势已去,德皇威廉二世退位逃亡,德国举起了白旗。历时四年的无比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战后的黑格作为赢得一战的英雄,被封为“黑格第一伯爵”,政府还奖励了他十万英镑。虽然很多人认为他冷酷无情,但他也确实做了不少“善举”,比如全国各地跑来跑去四处筹款,用以复员军人的福利与救济工作。1926年,这位号称“屠夫”的一战名将在伦敦去世,终年65岁。
虽然黑格被很多人看成是半呆不傻的二愣子,被咒骂为冷酷、自大、愚蠢、僵化,但他依然是20世纪军事史上的重要战将。他能将坦克第一次用于战场,能成功统领60个师的超大兵力,能在人类史无前例?残酷大战中坚定指挥并最终获胜,也实属不易。要知道,“堑壕战”的残酷与血腥绝对超出我等想象,若换成别人指挥,也未必做得比黑格更好。所以对于这样一位饱受争议的名将,咱可不能一味否定,还得客观看待、公正评价才是。
道格拉斯?黑格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885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898年参加苏丹战争。1899年参加英布战争。1906年任陆军部军事训练局局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率军前往法国北部。1915年初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同年底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1916年指挥索姆河战役,重创德军,但英军亦伤亡惨重,同年晋升元帅。1917年先后指挥阿腊斯战役和伊普雷攻势。1918年在利斯河地区阻止德军,随后指挥亚眠战役,击败德军,并参与协约国军队对德最后大反攻。战后于1919年被封为伯爵。1926年1月29日病逝于伦敦。著有《骑兵研究》。
一战堑壕战的僵持:巨大的伤亡促进了军事革新
长期的堑壕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军事特点。战争爆发后不久便从机动战转入阵地战,西线形成了400多英里长的筑垒堑壕系统。整个战争期间,每一次交战都是一场可怕的屠杀和巨大的消耗,每一次正面突破防线的企图几乎都以失败告终,进攻方付出无数生命的代价之后,防线却依旧牢不可破……那么,一战交战双方为什么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堑壕战?堑壕战为何被称为人间地狱?圣诞休战是如何发生的?堑壕战最终又因何被终结呢?一战绞肉机——堑壕战。
一战中,西线炮声一响,双方均按照预想的进攻性速决战计划展开了大规模机动。发生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是一次大规模决战,双方参加这次决战的总人数约200万,火炮6600门,前后持续8天。德军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六周击败法国的希望成了泡影。
马恩河之战尽管是一场机动战,但向阵地战转变的趋势已现端倪。9月8日这一天,法军只向前推进约1.2公里。有着优越机动性的骑兵面对速射武器和火炮已显得无能为力,开始仅仅执行侦察和掩护翼侧的任务。更突出的是,双方都开始自发地挖掘战壕和修筑掩体。9月6日,德国步兵在法军强大炮火打击下不得不拼命挖壕隐蔽,因对堑壕战毫无准备,土木工具不足,他们竟然把刺刀、带把的杯子、饭盒、鞋后跟、铅笔刀都用上了。9月8日,法军也“奉命挖掘堑壕”,铁锹逐渐成了步枪的必要补充。
稍后的埃纳河战役更明显地转向阵地战。9月14日英国远征军奉命挖战壕,最初不过是在地上挖浅坑作为简单掩体,以防敌人的观察和炮火,但不久就不得不把壕沟挖深到7英尺左右,在壕壁上打孔,用木头支撑起来,并不断增加其他防护措施和伪装。对面的德军也在同样深掘、筑垒。俄国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认为:“埃纳河会战是战争进程中一条明确的界线,它标志着长时间的阵地战阶段,即严重流血而一无所获的战斗阶段的开始。双方都转入防御,隐蔽在战壕里,不断深挖和改进各自的阵地。”
在此之后也曾有过短时间的机动战,这就是所谓“奔向大海”和“佛兰德交战”。9月16日至10月15日三十天中双方拼命往北海方向跑,结果只是徒然地把战线延长170至180公里。10月20日至11月15日的佛兰德交战不仅是西线的最后一次机动战,而且是以机动战开始,以阵地战告终。双方大量骑兵下马成徒步队形投入战斗;防御显示出比进攻有更大优势,双方一码一码地争夺阵地,战斗变成了血腥的搏斗。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固守自己的位置。自此,西线的机动战结束,彻底转入阵地战,横贯西线的400多英里的堑壕体系成了困扰交战双方的噩梦。
最初的堑壕体系由一条或两三条相距几十米的堑壕组成,中间有交通壕相接。筑垒正面形成后,重要地段修筑支撑点,包括避弹所、掩蔽部,机枪和火炮发射点,掩体前设置几道铁丝网,甚至侧翼也围上铁丝网。
自1915年起,防御阵地作纵深梯次配置,建立第二阵地,甚至第三阵地,野战筑垒与永备筑垒相结合,防御战斗重心由前沿移向纵深,纵深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构成弹性防御。1917年后,防御阵地更加坚固和完备,阵地由三个地带组成,随时可把大量预备兵力投入战斗,进一步把机动防御和大纵深防御结合起来,防御阵地变得更加难以突破。
这种堑壕体系最后在德国人的“兴登堡防线”中登峰造极。这是一个坚固的防御配系。其主要防御地段前有警戒阵地,警戒阵地之后的阵地由2至3条堑壕线组成,整个防御纵深达15公里。堑壕内筑有永备发射点和混凝土避弹所。每条堑壕之间有许许多多有顶盖的安全交通壕。每条堑壕之前从头至尾设置一道宽30米的铁丝网障碍。这个阵地自修筑后一直进行不断的加固,直到大战结束前1个月还在新的地段构筑第三阵地。
对于对峙中交战双方数百万士兵而言,堑壕中的生活没有任何浪漫色彩可言。绝大部分时间,双方士兵蜷身在堑壕的泥浆之中,老鼠、跳蚤、虱子似乎无处不在。一个英军中尉描述说:“我们的双脚时常会深陷泥中不能自拔,就像一个飞行的苍蝇落到了捕蝇纸上”。“人间地狱”是士兵们在家信中引用最多的词。
只要不是发动大的进攻,普通士兵每天的堑壕生活几乎雷同。由于战线相对稳定,双方攻守的时间大致也固定。清晨与傍晚成为日常生活的两个重要节点。清晨时分,太阳从德军堑壕后方升起,德军总是选择这个时段出击。刺眼的阳光多少会影响协约国士兵的瞄准。与之同理,太阳西沉,就轮到了协约国的重炮开始射击了。如此反复,强攻虽然未必发生,但黎明与傍晚成了一天两次令双方神经紧绷的时刻。
紧张高潮过去之后的白天,士兵们必须在前沿堑壕监视敌情。突然响起的炮击声和机枪声令所有人心神不宁。而更为恐怖的是不知藏身何处的狙击手,他们会对任何活动的目标无情地开火。战争期间,双方狙击手都把这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水平,因此,如果没有大规模进攻,绝大部分士兵都不会从事高于堑壕胸墙的活动。一旦夜幕降临,堑壕阵地才开始忙碌起来。双方都要趁此机会修理受损的壕沟,每个班都配有一把锯、一把斧头,甚至还有一盏提灯。被分配携带这些东西的士兵算不上运气好,因为他们有可能最早被派去挖战壕。
摊到这个差事的士兵当然心不甘情不愿,往往不停地向班长抗议,或者还在心里默默问候了班长全家。对于战壕里的士兵来说,或许只有食物和餐具是心甘情愿背负的。
但堑壕里的食物绝对称不上是享受。当时军中的伙食根本谈不上绿色蔬菜和维生素,协约国军队的前线士兵吃的唯一菜肴是一锅肥肉、“肉的下脚料”与面条或者大米掺在一起煮成的橡胶一般黏稠的杂烩,有时则是掺了胡乱炒了一下的干菜豆或者削得还算干净的土豆,弄成一锅汤羹。
堑壕里的恶劣生活令前线士兵士气低落,极度厌战。1914年的圣诞节,忍无可忍的双方前线士兵甚至达成默契,自行停战。英国人和德国人一起唱圣诞歌曲、交换纪念品,甚至踢了一场足球赛……
“圣诞休战”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士兵过多损耗体力,也出于某种公平原则,轮换制在前线开始实行。通常,每个士兵需要在前沿堑壕呆10天,施工5天,加上其他整修任务,凑够1个月即可轮换至后方休整,被安排去“悠闲”的战区度过两三个月时间。
只不过,大多数士兵其实无法挨过这个周期。漫长、稳定的战线形成后,交战双方采取了各种办法,不惜牺牲无数条生命,轮番向战线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以图突破防御阵地,摆脱堑壕筑垒系统的困扰。但在机枪和大炮统治战场的条件下,堑壕战是不可避免的战争主要形式。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天,任何一次进攻都没有对防御阵地取得战略性的突破。
1915年西线爆发的一连串的进攻性战役中,进攻一方均使用了优势兵力、兵器,进行长时间的炮火准备。德军在4月22日的进攻中首次使用毒气。但防御一方依靠既有阵地和强大火力对敌方进行大量杀伤,大炮大显威风,机枪造成恐怖,将战场变成了弹丸密集飞舞的世界。因此,任何一次进攻均未达到战役目的。法英联军实施的第二次阿图瓦战役,断断续续进行了6个星期,法军仅占领7公里宽、3.4公里纵深的土地;英军占领了6公里宽、900米纵深的土地,但却付出了13.2万人伤亡和空前的弹药消耗的巨大代价。
1916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更以典型的堑壕战而记入史册。凡尔登地域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防御体系。它是个野战筑垒和永备筑垒结合而成的全新防御体系,正面防御和纵深防御连成一体,防御正面竟达112公里,纵深15公里。最初用于防守的兵力约10个师,后来增加到71个师,占法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而担任进攻的德军部队陆续增加到50个师,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二分之一。武器数量多得惊人,破坏力和杀伤力可怕。战争中第一次集中这么多火炮和迫击炮用于进攻,还有喷火器、攻城榴弹炮、掷雷器、以步枪子弹的速度发射的小口径高速炮……
在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中交战双方伤亡、被俘和失踪者几近百万之众,参战的120个师里每个师战斗减员率都超过百分之七十。凡尔登战场被称为“血肉磨坊”和“绞肉机”,消耗了大量军火物资,包括4000多万颗炮弹及不计其数的子弹。战役充分显示了堑壕防御工事的抗击能力。尽管德军投入大量兵力兵器,改善进攻战术,推进仍相当缓慢,在2月21日至25日进攻最高峰的势头上,每昼夜平均推进速度为11.5公里,随后即降为几米,最后以失败告终。
法英联军为发动索姆河战役,进行了长达5个月之久周密的、规模空前的技术与物资准备。
但德军防御阵地是不易攻破的,德军用了近两年时间在这一带构筑工事。根据地形精心构筑的阵地由三个阵地组成。仅第一阵地的纵深即达1000米,其中包括3条密集堑壕线,环形支撑点配系,交通壕,掩蔽工事网,钢筋混凝土的重炮炮位,地下隐蔽工事网竟深达10多米。每个阵地有铁丝网作掩护,局部地段的铁丝网宽30至40米。整个防御纵深7至8公里,号称“最坚强的防线”,打不透的“地下综合体”。
与凡尔登战役一样,索姆河战役的进攻也以大规模炮击开始。一周之内,150万发炮弹倾泻在德军防线上。榴弹在空中爆炸,落地时成了粉碎性的小铅球,这样的武器可以重创开阔战场上的敌人,但对躲在深壕里的德国人却没什么伤害。
7月1日,当英军发起攻击时,遭到了布置在42公里战线上的240挺重机枪的疯狂扫射,严阵以待的德军根据地图上的坐标线,把枪炮火力准确地对准每一平方米发射。而阵地前的铁丝网经过一番轰击之后变得更为杂乱,令进攻者既难以快速前进,也难以快速后撤。
进攻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屠杀,一天之内,6万英军倒在了重机枪的阵地前,其中2万人当场死亡。联军的进攻远未达到突破德军防御阵地的目的,最后以超过60万的伤亡代价,仅仅夺回了240平方公里的土地。后来兴登堡将其总结为“用机械和物质成分对阵地进行的‘撞锤战术’”。
索姆河战役是堑壕战的巅峰,而终结堑壕战的曙光也出现在这次战役之中。为了突破步兵无法克服的堑壕和铁丝网,一种划时代的武器横空出世,这就是坦克。1916年9月15日,英军的21个师在18辆坦克的支援下,5小时内向前推进4-5公里。这个战果以往需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的性命才能取得。一位参加过这次进攻的英军士兵说“我们就像是在游猎,只不过手中端着的是用于杀人的步枪。坦克替我们扫平道路,我要做的只是不时端起枪来,把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德国佬撂倒”。
不过,在最初的慌乱过去后,德国人很快稳住了阵脚。德军开始利用小口径炮和手榴弹来对付英国人的坦克。刚刚问世的坦克性能并不完善,仅经过一天的战斗,参战的18辆坦克就已经损坏了10辆。丘吉尔就认为,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以这样小的规模把这一巨大秘密暴露给敌人……令人震惊”。如此做法,用英国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的话说,“不仅危及坦克未来的有效使用,还错失了在敌人还没有准备任何对策之时突然袭击的机会。其后果是延长战争的苦难和损失”。
同样是为了突破堑壕从而终结“战争的苦难”,德军发展出了新式的“渗透战术”。这个战术具体而言是4个部分:第一,短暂而猛烈的炮击,有时会混杂一些毒气弹,这种炮击的目的是压制敌军而不是试图摧毁它,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炮击时间;第二,在弹幕掩护中,德国轻装的“强击部队”出发并渗透进入敌人防线的薄弱之处。他们在消灭敌军炮兵部队和指挥机构以前会尽量避免战斗;第三,当轻装突击部队完成他们的任务后,装备了机枪、火焰喷射器、迫击炮和轻型火炮的重装突击部队,就会攻击轻装突击部队绕过的敌军据点;第四,也就是在突击的最后阶段,才是普通的步兵开始清除敌军最后的抵抗。
1918年,德国利用新式的“渗透战术”连续发动了三次进攻性战役,即所谓“米夏埃尔行动”、“埃纳攻势”、“马恩河攻势”。德军的前两次战役,取得了不小的战术成果。
然而,德军缺乏把战术突破发展成战役突破所必须的快速机动力量。拥有27万匹马的德军骑兵还滞留在东线,而为数不多的摩托化部队因为道路问题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至于最适合快速突破这一角色的坦克,德国人迟至1917年11月才开始研究这种武器,德国的军工业也没有能力短期内制造出大量的坦克,进攻前开到前线的坦克不到100辆,其中倒有75辆是缴获来的。
于是,德国人的战术胜利没有把自己从堑壕战的僵局中摆脱出来,反而在战略上得不偿失,战线拉长并出现了三个突出部,更严重的是丧失了大量的无法补充的有生力量。
德军停止进攻的第二天,7月18日协约国就开始了战略反攻,从此战争的主动权最终完全转到了协约国方面。协约国联军在福煦将军的指挥和协调下,接二连三的突击进攻显得有条不紊,但进攻最高速度不过每昼夜11公里,直至战争结束时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机动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自战线稳定后,自始至终是一场堑壕战,战争终止时堑壕战才告结束。但在战争结束之后,敏锐的军事家——如德国的古德里安与法国的戴高乐——都意识到,如果把新的机动力量——坦克与新的战术——“渗透战术”结合起来,足以改变战争的面貌,将机枪、壕沟、铁丝网的堑壕战时代变成历史。
一战堑壕战的巅峰索姆河战役:英军一天阵亡6万
1916年7月,就在德、法两军在凡尔登城下的浴血厮杀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巴黎西北的索姆河两岸又燃起战火,英、法军队向德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就是持续四个月之久,惨烈程度甚于凡尔登战役的索姆河战役。
厉兵秣马
在索姆河发动大规模攻势,是协约国集团预定的1916年战略进攻计划的一部分。
1915年12月,在法国的尚蒂伊镇,法军总司令霞飞就与英军司令海格爵士商定,由法国三个集团军和英国两个集团军在索姆河两岸实施大规模战略进攻,力争打破西线的僵局,为而后转入运动战创造条件。他们还确定,实施索姆河战役的主要力量由法军承担。
霞飞和海格最初制定索姆河战役计划,其目标是彻底突破德军的防线,急取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他们没想到,德军也有相似的企图,而且动作更快,所不同的是德军的突破点选在了凡尔登。
德军突如其来的进攻,打乱了英法军队的部署,大量的法军预备队被用到了凡尔登方向,惨重的伤亡和德军一天紧似一天的进攻,使法军疲于奔命,根本无法进行索姆河战役的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霞飞和海格不得不对原定的索姆河战役计划进行修改,他们将原计划中的突破正面由70公里缩小为40公里,参战兵力由64个师减少到39个,其中法军的兵力减少了64%,突破地段压缩为15公里。
他们最后确定的进攻阵容是:英军方面由第3、第4集团军参战,共25个步兵师;法军方面是第6集团军,共14个步兵师。
战役的主要突击力量也就由法军改为英军第4集团军担任,其所辖的5个军成一线展开,主要任务是突破德军在索姆河以北的第4和第6集团军的防御,预备队由2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组成;法军共分两个梯队,主要任务是沿索姆河以南向东突破,然后向北协助英军第4集团军行进,向康布雷方向发展。战役总预备队是英国的两个军和法军第10集团军(辖4个军)。这样,在将要发起的索姆河战役中唱主角的就将是英国远征军及其附属国加拿大远征军。
霞飞和海格之所以没有放弃索姆河战役计划,一方面是协约国想通过这次战役打破西线的僵局,更主要的,是德军在凡尔登方向的进攻给法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法国已在此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力量。
因此,必须在其他方面打出去,以进攻来牵制德军,才能减轻凡尔登的压力,转危为安。
所以,原定的索姆河战役目标在战前也就改为实施反攻,部分地减轻对凡尔登的压力,但霞飞和海格把反攻的地点选在索姆河,就如同德国的法金汉一样,都没有充分估计到敌方防御的强度,结果他们都犯了“用鸡蛋碰石头”的错误,索姆河战役也成了一场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空前规模的消耗战。
德军在索姆河防线最前沿的是第2集团军。自从西线陷入堑壕战僵局以来,在这一方向上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德军有两年多的充裕时间加强防御。
他们精心选择地形,构筑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德军第2集团军的防御体系由3个阵地组成。第一阵地给深约1000米,包括3条堑壕以及支撑点、交通壕和混凝土掩蔽部。
第二阵地在第一阵地后3~4公里,有2条堑壕和支撑点。第一、二阵地之间有一个中间阵地。第二阵地后面3公里处是第3阵地,整个防御体系纵深7~8公里。
德军还构筑了深达40英尺的地下坑道网,其地下工事的出入口都隐蔽在村庄和附近的树林中,难以被敌人发现。德军的整个阵地从低到高修筑在山坡上,对英法军的行动一览无余。
工事内配备完善,有野战厨房、洗衣房、战地医院等,储备了丰富的弹药和食品。坑道网内采用电灯照明,由专用的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而电灯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奢侈品,在平民中尚未普遍使用。
英军指挥官海格爵士在给英军统帅部的电文中指出:“德国人已不辞劳苦地把这些防御工事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
设防的村庄,石灰岩下深深的地下掩蔽部,纵横交错的铁桩和带刺铁丝网组成的障碍、地下室、地下单人掩体和通道,这一切使索姆河地段成为“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完备的防御工事”之一。
在德军防御阵地对面,英法军秘密地进行了五个多月的战役准备。他们的进攻出发阵地虽然也非常坚固,但与德军相比,英法军的阵地处于缺水无人之地,地形不利,尤其不利于进攻。
但英、法军仍积极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周密准备。在进攻地带,从后方到前线铺设了250公里长的铁路和500公里的窄轨铁路,并修建了6个机场150个混凝土场地,还构筑了堑壕、交通壕、掩蔽工事和躲避炮兵火力的掩蔽部、各种仓库。
为了获得充足的水源,他们还挖掘了2000口小井。在物资准备上,他们更是集中了开战以来的最大力量,集中了约840余万发炮弹、3500门火炮及300多架飞机。这样,英、法军在每公里的突破正面上,平均兵力和兵器的密度达到了1个步兵师和近90门火炮。
除此之外,英、法军对预定参战的师,还进行了一系列专门的野营训练,模拟德军防御演练突击的方法,采取在炮火射击的配合下,步兵对防御阵地进行了逐步攻击、向前推进的协调作战,还练习了与航空兵的协同动作。
在武器装备方面,轻机枪、枪榴弹筒等新式武器已装备到了团、旅、师。总之,英、法军队为保证战役的成功,在突破地带对德国形成绝对优势,其步兵超过3.6倍,炮兵为1.7倍,航空兵将近2倍。
在进攻开始前半个月,英、法军一切进攻准备就绪,任务按三个进攻阶段作了严格划分,规定了协同动作的严格体系。
法军总司令霞飞在检查了英、法军的战役准备后,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凭借这样的兵力兵器,英法军一定能一举突破德军的防御阵地,顺利完成整个战役任务。
但是,德军在他们的阵地上,早就掌握了有关英、法军构筑进攻出发阵地的情报,当法国部队向他们的前沿阵地移动时,德军在望远镜中看得一清二楚,他们差不多掌握了英、法军开始进攻的日子,因此早就做好了准备。
双方都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失去战机
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两岸雷鸣般的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英、法军隐蔽的炮兵群对德军阵地开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炮击。空前猛烈的炮火使德军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硝烟和火海之中,地动山摇,不时有德军的掩体和障碍物飞上天空。
解密:马恩河之战把德国拖入堑壕战德国就此逆转
对于法国来说,马恩河会战是一次干净漂亮的战略性胜利,它导致了“史蒂芬计划”的彻底破产。马恩河会战结束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从此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开启西部战场 由于受到来自巴黎的法国士兵的英勇抵抗,德军原本企图通过比利时开进法国的计划被迫中断。“马恩河奇迹”是西部战场僵持状态的开端,后来发展成可怕的堑壕战。
20世纪初,德军成为其他军队竞相效仿的对象。因为它曾经在对抗奥地利和法国的色当会战中出尽风头,许多专家纷纷开始研究德国的军事制度。
德军的强大力量来自于它的组织,所有成员都训练有素、作战机敏。作战准备是其最为关键的一点,多年来德国人在这方面费尽心机、刻苦钻研;所有最新研发出来的技术都将得到应用,包括用火车快速地把士兵或粮草运送到各个前线,兵工厂里不断地制造令军队威力更强大的新式武器等等。
德军最大的弱点在于兵力不足。
当面对西线及东线战事前景时,德国选择迅速行动来反抗法国,目的在于保护其工业发达的莱茵兰地区边境;然后将兵力集中到东部,以对付潜藏着更大威胁的俄罗斯。
“史蒂芬计划” 德军总参谋部负责人阿尔弗烈德·冯·史蒂芬曾经有这么一个设想:火车悄悄地将骁勇善战的德国军队送往前线,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穿越比利时境内,避开法军防线,从北面进攻巴黎,并在法国东北部实现对法军的包围。史蒂芬死后,代替他位置的赫尔穆特·冯·毛奇延续了这一战略,并运用该战略在1870年-1871年的战役中大获全胜。
因此,当战争爆发后,德国只花24小时便决定要在1914年8月1日进入卢森堡。12天后,几支德国军队渡过莱茵河,经由比利时向法国前线逼近。比利时人虽然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德军的火力优势所制服。法国人此时尚认为这次进攻只是声东击西,但当毛奇用一次毁灭性的反击有效地阻挡了法军前进的步伐后,法军才意识到这是一股强大的阻挠力量。但是,为时已晚--德军很快便突袭了法国北部边境。
德国对比利时的侵略违反了与英国之间的协定,于是,一支小型英国远征军被派遣援助比利时。但英军认为,此次远征既得不到多少来自法军的支援,又捞不到什么实际好处,于是便决定暂时撤退。德军据此认为英国的威胁已经消除,于是决定放弃“史蒂芬计划”,集中力量将法军逼往东南方。但德军右翼一经暴露,立即遭到了驻巴黎的法军的袭击。由于不了解这支军队,也不清楚自己的部队已经往南方前进了多少,毛奇显然缺乏继续控制形势的把握。此外,俄军的行动比预想中要快得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毛奇的计划。
苦战 法军的巴黎部队司令员加列尼将军坚持认为,此时正是袭击德军的大好时机。他努力争取到上司圣约瑟·霞飞将军以及英军司令约翰·弗兰奇陆军元帅的支持,并在1914年9月5日拉开了马恩河第一次战役的帷幕。
冯·克卢卡将军率领的德军在遇袭后停止前进,掉头迎击法军。此时,德军的队伍已被攻开了一个缺口,英国远征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德国人面临着开战以来的首次危机。由于担心英、法两军分别从中部和北部进行两面夹攻,德军选择从马恩河两岸撤退。
德国士兵第一次暴露在英法两军的强大火力之下。当面对实力较弱的军队时,德国的进攻策略无疑可以取得成功,但当面对同样强大的军队时,德军便会陷入不可挽回的苦战中--这一噩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如影随形,并最终在牺牲几十万士兵后导致了德意志帝国的覆灭。
“马恩河奇迹” 德军撤退至埃纳河,并在那儿挖起了战壕,建立新的防御据点。当盟军进一步逼近时,西线战事的前景渐渐变得明朗起来。
盟军虽没能把德军从埃纳河驱离,但“史蒂芬计划”的功亏一篑却迫使德军中止了他们的前进。毛奇在吃晚饭时当众落泪,不得不通知德军撤退。毛奇在9月14日被解除指挥权,由埃力克·冯·法金汉接替。
协约国军粉碎了德军的速战速决的计划,保住了巴黎,遂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形成了胶着状态。这场会战的战略性结果十分巨大,德国人丧失了其优先击败法国再转过身来对付俄国的唯一机会。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国军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法国人把这场战役称为“马恩河奇迹”,遗憾的是他们没能好好利用德军撤退的这一势头,将其成果扩大。防线已被勾勒出来,西部战场的堑壕战也开始成形,德军在别处寻找着突破口,其军事注意力开始转向北边的佛兰德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