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鼎查香港第一任总督

中文名:璞鼎查

外文名:Sir Henry Pottinger

别 名:砵甸查、砵甸乍、波廷杰

国 籍:英国

出生地: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出生日期:1789年10月3日

逝世日期:1856年3月18日

毕业院校:贝尔法斯特皇家学院

主要成就:第一任香港总督

封 号:男爵

性 别:男

签订《南京条约》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的三个代表最后是怎么死的

1842年8月29日,在一艘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一份《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为期两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这三个谈判代表,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他们的最后下场如何?

耆英:被赐自尽

耆英生于1787年,是清朝宗室后代,隶满洲正蓝旗,根正苗红。签订《南京条约》时,耆英55岁,担任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

在《南京条约》后,耆英又与英国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与美国了签订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黄埔条约》,签约签到手软。道光皇帝以其“抚夷”得力,退敌有功,赐予“有胆有识”“有守有为”两块匾额。

道光皇帝死后,咸丰皇帝即位。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对外采取强硬的态度,启用了林则徐等主战派官员,对耆英、穆彰阿等主和派官员进行打击。咸丰皇帝斥责耆英担任两广总督时“抑民奉夷,谩许入城,几致不测之变”“贻害国家”,将其降职处理。

耆英遭受打击,写了一幅对联“先皇奖励有守有为,今上申斥无才无能”,来宣泄自己的不满。道光皇帝知道后,一时没有发作。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故技重施,沿海北上,打到天津。咸丰皇帝惊恐不安,欲与英法谈判。由于耆英与英国人打过交道,被派往天津与英法谈判。不料,到了天津后,英法拒绝接见耆英。原来,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获得了一批档案,得知耆英当年在广州,奏报朝廷时多有掩饰不实之词,很厌恶耆英。

耆英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京城。道光皇帝龙颜大怒,指责耆英“无耻无能”。耆英再次撰写对联“先帝褒奖有胆有识,时皇罪过无耻无能”,反唇相讥。

道光皇帝“严诏逮治,赐自尽”。耆英享年72岁。

伊里布:忧郁而死

伊里布是满洲镶黄旗人,生于1772年。伊里布从通判、知府等职逐步升迁至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素有清廉的美誉,在清朝官场殊为难得。1840年,伊里布以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的身份抵御英军时,发现英军船坚炮利,变得极为悲观,成为主和派官员

后来,林则徐被革除所有职务后,伊里布派遣家丁张喜,带着鸡鸭牛羊等礼物,前往定海慰劳英军。英军总司令伯麦听了这个“好消息”,却摇头说:“林公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岂为仇林总督而来耶?”

《南京条约》签订后,伊里布被任命为广州将军,前往广东办理中英交涉事宜。那时候,广州民众自发反抗英军,声势浩大,还爆发了焚烧夷楼事件。伊里布对广州民众的反抗行为进行压制,将爱国人士钱江、何大庚等逮捕入狱。此举,又激发了广州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1843年2月,在一片不满和反抗中,伊里布忧郁而死,享年72岁。

璞鼎查:寿终正寝

璞鼎查生于1789年,是一名英国职业军人。璞鼎查在签订《南京条约》后,任职香港总督。璞鼎查是第一任香港总督。

就任香港总督后,璞鼎查依据《英皇制诰》成立了香港政府,设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后改为立法局)和最高法院。这依然是英国的政治构架。璞鼎查发出告示,声称“香港乃不抽税之埠,准各国贸易,并尊重华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香港局势。

《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璞鼎查严格遵守这一约定,禁止英国商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之外贩卖鸦片。这引起了英国商人的强烈不满。同时,驻扎香港的英军又不满璞鼎查经常指手画脚。在诸多压力之下,璞鼎查被迫于1844年5月7日卸任香港总督一职,回到英国。

璞鼎查回到英国后,以胜利者的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后来,璞鼎查先后出任开普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退休后,璞鼎查居住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过着惬意的退休生活,并于1856年寿终正寝,享年67岁。

璞鼎查身为一个职业军人 璞鼎查在位期间都做过什么事情

大事记

璞鼎查是一个职业军人,当时正在印度服役。刚刚在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中大显身手,被晋升为海军少将,正踌躇满志。外交大臣巴麦尊认为,征服过阿富汗的璞鼎查,就是再度征服中国的最佳人选。于是1841年6月5日,巴麦尊给璞鼎查一道训令,提出“要据有香港岛,该岛对岸及岛上停泊所构成威胁的防御工事、火炮及驻军,应销毁或撤退”。璞鼎查8月12日到香港,在香港只停留两天,即率领军舰26艘,士兵3500人,沿海北上,攻打中国北部沿海港口。首先侵入厦门,10月,又进犯定海、宁波。在宁波抢走银元、丝绸、粮食无数,勒索军费120万块银元,掳走大批妇女。璞鼎查继续率军骚扰杭州、奉化、慈溪,占据乍浦,烧杀劫掠,无恶不做。

璞鼎查指挥军队攻打中国沿海城市,不在香港期间,由庄士顿以副商务监督身份代璞鼎查执行职权。当时英国只留有少数陆军及5艘军舰在香港。道光以为英军主力北上,港岛空虚,便告诫奕山“设法收复香港”。奕山经过广州之战的大败,已领教英军实力。他认为当今之计,只有严守陆路,以防焚掠而已。尽管道光一再谕令收复香港,但是广东方面依旧隐忍苟安,不图攻剿。英军攻陷定海、宁波等地后,双方开始在陆上交战。道光认为陆战是清军长处,他任命奕经为扬威将军,从全国各地调集军队,准备一举击败英军,收复失地,并再次谕令奕山等,乘广东海面英船无几、香港空虚之际,即行剿洗,收复香港。谁知清军陆战再次失利,扬威将军遁逃杭州。

1842年璞鼎查返回香港,开始亲自处理香港政务。

1842年6月,在璞鼎查的要求下,英国政府又从印度调来援军,扩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继续凭借武力进犯长江口,攻陷上海、镇江。在上海6天,勒索赎城费50万银元。英军并在上海四郊抢劫。8月10日,英军大小兵船85艘直逼南京,停泊下关。英军到南京后又向两江总督牛鉴索取赎城费300万银元。南京告急,清政府急忙派耆英为钦差大臣赶到南京求和。

1842年8月29日,这是中国人民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近代历史写下了奇耻大辱的一页,也揿下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专横残暴的印记。这天,耆英、伊里布、牛鉴代表清政府与璞鼎查在英船“康华立司”号谈判。璞鼎查开列出严苛的议和条款,并声明必须一字不改地全部接受条件,否则,继续刀兵相见。腐败的清廷,无能的耆英,在璞鼎查的逼迫下,只好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南京条约》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的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勒索巨款,其中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款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派驻领事,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南京条约》使中国蒙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中国人民一直反对这个可耻的不平等条约,并一直为取消不平等条约,收回香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至此,璞鼎查完成了义律想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任务,实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领土、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野心。

任职期间

《南京条约》在香港换文以后,1843年6月26日,璞鼎查即在港督府宣誓就任香港第一任总督。宣布“香港为英国殖民地”,受伦敦英国政府殖民地部管辖。璞鼎查同时组成行政委员会和立法委员会,后来改称行政局和立法局,两个委员会各3名议员,全是在香港政府担任领导职务的官守议员,协助他处理行政和立法方面的事务。随后,制定殖民地法律,使香港法律独立化。

1843年6月27日,璞鼎查又宣布在香港成立治安委员会,协助他维持社会治安。这项制度实际上是照搬英格兰的原有制度。由香港总督选定当地有地位和声望的名流,共同维持社会秩序。治安委员后来在香港被译成“太平绅士”。所谓“太平”,只不过是英国人的“太平”,中国居民并不太平。

第一批被委任为“太平绅士”的有副商务总监庄士顿,裁判司威廉·坚,助理地方法官禧利,大商人渣甸、马地臣、史徒华等43人。璞鼎查赋予“太平绅士”很大的权力。

虽然在义律占领香港时发出的布告中,已经宣布废除各种拷刑,但是为了维护殖民统治制度,港英政府并未实行。从璞鼎查开始,一直到第七任总督坚尼地,实际上仍然对妨碍英国殖民统治制度者公开实施各种拷刑。那时在香港岛上环后边,德辅道尽头有一片空地,称为“大笪地”,也有人称为“十王殿”,原因在于这里是香港政府对犯人公开执行藤笞的地方。鞭子是用煤油浸过的麻绳编扎而成,称为“九尾猫”。以后又改用藤条。犯人受刑时脱光衣服,背上被抽打得皮开肉绽,十分残忍。璞鼎查还采用“以华制华”方针,在华人中选出保甲长,实行内地的保甲制度,利用一些华人协助他维持治安。

香港既建立了行政、司法机构,又有了英国的军队和警察,还有武装商人加入的治安委员会,加上保甲制度,并实行半军事统治的宵禁等一整套殖民统治制度,这就从政治、法律、军事上,保证了英国人在香港的统治地位。

璞鼎查于1842年10月4日颁布的宵禁令,就是专门限制和歧视华人的。禁令严格规定,华人晚上11时以后不得夜行。违者准警察即行拘捕,解案究治。同时,因为这时香港岛对面九龙尖沙咀尚属清朝管辖,平时船舶往来自由,于是又规定自夜晚9时至翌日晨6时之间,任何船只不许在香港海面航行或驶近香港。香港每天要鸣炮二次报时,一次为早上6时,一次为夜晚9时,于是规定9时鸣炮以后,6时炮未响之前,不许港内船只移动。

1843年4月26日,位于港岛湾仔春园街的港督府遭洗劫。5月1日,璞鼎查政府借口“治安不靖”,更进一步规定,华人入夜后,至晚上十时前一段时间,如果必须外出,每人须要带油灯或灯笼一个,以资识别;晚上超过十时,华人一律不准夜行。以鸣炮为号,指示宵禁的开始和结束时间。1844年又公布《维护公安条例》,规定中国居民晚上入夜后,要在自己门前悬挂一盏有店名或自己姓名的灯笼,以便警察执行巡逻任务。中国人在晚间规定时间出门,还要有一张通行证,11时以后停止交流,违者要遭到逮捕法办。

璞鼎查1841年8月11日到港,1844年5月离职,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具体实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领土侵吞的愿望以及英国在中国的各项特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