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孙辅
别 名:孙国仪
民 族:汉族
职 业:将领
主要成就:辅佐孙策平三郡随同孙策攻击泸江太守刘勋
籍 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官 职:交州刺史、平南将军等
孙辅是什么人?三国孙辅人物生平简介,孙辅最后是怎么死的?
孙辅的父母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去世了,孙辅由兄长孙贲独力抚养,兄弟俩的感情很深。
孙辅最初以扬武校尉的身份辅助孙策平定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向西驻守历阳以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孙辅又跟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
建安四年(199年),孙辅随从孙策向西袭击庐江太守刘勋,孙辅与刘勋军交战中身先士卒,立有战功,孙策任命孙辅为庐陵太守,让他平定安抚所属县城,分别置备官员。后来孙辅升任为平南将军,假节兼任交州刺史。
后来,孙辅担心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趁孙权出行时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结果孙辅暗通曹操之事,被人告发,孙权回来后,假装不知道此事,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对孙辅说:“兄弟之间不愉快说出来,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孙辅否认没有此事,孙权将孙辅与曹操往来的书信拿给张昭,让张昭拿给孙辅看,孙辅惭愧的无言以对。孙权于是尽杀孙辅的近臣,削减他的部曲,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数年之后,孙辅去世,孙辅的儿子孙兴、孙昭、孙伟、孙昕,都依次取得官职。
孙辅孙贲和孙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差点卖了孙权?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能够取得成功。孙权从十九岁掌管江东,一路走来,消耗了鲜活蓬勃的青年,到了沧桑低沉的中年,才称王称帝,建立了孙吴帝国。历经艰难险阻,与刘备和曹操周旋对峙,孙权每走一步,无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最大危险总是来自堡垒内部。孙氏宗亲内部,有一对亲哥俩,分别在孙权最困难的时候,与曹操勾勾搭搭,差点儿把江东拱手送给了曹操。
这哥俩就是孙辅和孙贲。
二人是孙权的堂兄弟,他们的父亲孙羌是孙坚的亲兄弟。二人的出道比孙权要早,在军界的威望一开始比孙权要高。
孙贲早在孙坚起兵时,就紧紧跟随,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在孙策时代,孙贲已经成了前朝元老,攻城拔寨,担任豫章太守,为江东看守一份家业。
孙辅是孙贲的弟弟,孙策最初渡江东征,他就是主力战将。孙策拜他为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可以说是江东的封疆大吏。
可以说,在孙坚和孙策去世以后,孙辅和孙贲是孙权最为依赖的人了。
但是,就是这哥俩,却暗地里勾搭曹操,阴谋要不是被及时粉碎,也许就把孙权的船弄翻了。
孙策死后 ,孙权主政。这时的孙权年纪轻轻,缺少历练,很多人对他并不信任。这是孙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但是孙辅却想在背后捅他刀子。
孙辅怀疑孙权的能力,担心他不能安定江东,于是就动了提前找退路的想法。
他趁着孙权出巡的时候,派人送信给曹操,要曹操趁机发兵攻打江东。出卖自家,孙辅的确够歹毒的。
送信的人也看不下去孙辅的无耻,就把信交给了孙权。孙权得信,急忙返回。和张昭一起约见孙辅。
孙权问孙辅:“哥哥你是不是厌倦了快乐的日子,要不怎么让他人来攻打我们呢?”
孙辅指天发誓:“弟弟,我绝无此等龌龊行为!”
孙权叹口气,把孙辅的信给了张昭。
张昭把信拿着,指给孙辅看。
孙辅脸煞白煞白的,什么也说不出来。
要是曹操或者刘备,就对孙辅斩立决,杀无赦了。可是, 孙权刚刚主政,还不敢得罪太多人,只是杀了孙辅的亲信,分散了他的部队,留了孙辅一条命,把他软禁起来。
几年后,孙辅在羞愧中死去。
再说说孙贲。
此前,曹操为了拉拢江东,采用联姻政策,让自己的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这样,孙贲和曹操就成了儿女亲家。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进军荆州。出征前,曹操以朝廷名义,拜孙贲亲家为征虏将军,领豫章太守。
而这时的孙权,也不过是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曹操果真是奸雄,他想制造孙贲与孙权分庭抗礼的局面,让江东分裂。
孙贲差一点儿上了他的当。
曹操逼降荆州,威震江南。
曹操给孙权下达战书,要决战于江东。
孙贲动摇了,就想派儿子到曹魏那里去,担任人质,表示臣服。
幸亏朱治站了出来,劝说孙贲:“您怎能在这个危急时刻,背叛骨肉之亲,割弃手足之情,喂虎狼之口?”
孙贲也是聪明人,一看自己的算盘暴露,就打消了送人质的想法。
东吴的分裂危机解除了,孙权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对付曹操了。
孙辅屡立战功,为什么孙权还把他囚禁到死?
孙辅字国仪,贲弟也,以扬武校尉佐孙策平三郡。策讨丹杨七县,使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并招诱余民,鸠合遗散。又从策讨陵阳,生得祖郎等。策西袭庐江太守刘勋,辅随从,身先士卒,有功。策立辅为庐陵太守,抚定属城,分置长吏。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遣使与曹公相闻,事觉,权幽系之,数岁卒。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孙辅,是孙贲的弟弟。他曾以扬武校尉的身份协助孙策平定了江东三郡。孙策征讨丹阳郡七个县的时候,派遣孙辅驻扎在西面的历阳以防御袁术,并寻找逃散的百姓。孙辅还跟随孙策一起征讨过陵阳,生擒祖郎等人。后来孙策向西攻打庐江太守刘勋,孙辅亦随同参战。他在作战时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屡立战功。孙策让他担任庐陵太守,不仅平定了所属地区,还任命了各级官吏。后来,孙辅又被晋升为征南将军,并兼任交州刺史。后来孙辅派人与曹操暗中勾结,被孙权发觉。孙权将他幽禁起来。数年后,孙辅便去世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身先士卒”,以为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的前面。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的“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孙辅,是孙贲的弟弟,他们的父亲名叫孙羌,是孙坚的亲哥哥。因此,孙辅与孙策和孙权之间其实就是堂兄弟的关系。孙策统一江东之际,孙辅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孙策委以重任。但当孙策病逝后,孙辅却与曹操暗中勾结,想要颠覆堂弟孙权的基业。幸好孙权发现及时,将这位心怀不轨的堂兄幽禁起来。
孙辅为何要背叛家族去投靠曹操呢?《三国志宗室传》注引《典略》中的说法是:“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说穿了就是认为孙权没有能力保住江东,自己想另攀高枝。
这一事件的最终败露,出在孙辅自己派去给曹操送信的使者身上。此人将信件交给了孙权。孙权不动声色,回来后召见孙辅,责问孙辅为何与曹操勾结。孙辅矢口否认。孙权便将信件拿出,这才令孙辅哑口无言。一次未遂的叛乱就这样被平定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