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 作者:郭书春


第一节 九九表与乘除法则

  乘除法法则要用到九九表。《管子》与刘徽都谈到伏羲作九九之术。九九之术就是九九表,唐宋间又引申为数学的代称。古代的九九表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故名。战国末《吕氏春秋》、汉初《韩诗外传》等典籍还记载了齐桓公设庭燎以九九招贤的故事,可见九九表是当时人们的常识。

  早在先秦人们已经谙熟乘除法则。据《孙子算经》记载,二数相乘,作三行布算。上、下为相乘数,中行为积。将下数向左移,使下数末位与上数首位相齐,以上数首位自左向右乘下行各数,相加后放入中行。去掉上行首位,下数右移一位,以上数次位自左向右乘下行各数,加入中行,如此类推,便得到乘积。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被除数称为实,放在中行,除数称为法,在下行,除的过程称为“实如法而一”。“实”源于被分的实在的东西,法是法式、标准的意思,这句话的意义是:实中有等于法的数,便得一,因此,实中有几个法便得几。使法、实首位相齐(如实与法相齐部分小于法,则将法向右移一位),议得商数首位,放于上行,从左向右乘法的各数,随即减实。然后将法向右移一位,再议商的次位,重复上述步骤,一直进行到法、实个位相齐。如实不尽,便以余数为分子,法为分母命名一个分数。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