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 作者:郭书春


第二节 分数与小数

  刘徽说:“物之数量,不可悉全,必以分言之。”先秦典籍和《周髀》中已大量使用分数,而分数的完整理论则出现在《九章》方田章。首先是约分法则:分子、分母能同时被2整除,则先被2除。不能被2整除,则在旁边使分子、分母以少减多(即从多中减去少),辗转相减,求其最大公约数(称为等数),以此约之。这种方法与欧几里得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一致。如方田章第6题化简分数49/91:
 


  7便是最大公约数,以7约分子、分母:

  分数加法称为合分,减法称为减分,其法则是:分子互乘分母,相加(减)作为实,分母相乘作为法,实如法而一。即。这里用到通分,但未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分数乘法称为乘分,法则是:分母相乘为分母,分子相乘为分子。即,与今无异。分数除法叫经分。《九章》将实与法通分,使分子相除: 。刘徽提出了颠倒相乘法:,与今相同。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分数运算法则。分数算法大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行,认为这种算法源于印度。实际上印度7世纪婆罗门笈多才有分数运算法则,且都与中国相同。中国古算经中有若干分数应用题。如《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都有“河上荡杯”问:一妇女在河边洗杯盘,有人问她杯盘为什么这么多?她答道:家中有客人,不知其数。只知道2人合用一个菜盘,3人合用一个汤杯,4人合用一个饭碗,共用杯盘65个。问客人是多少?其算法是:=60(人)。

  在数学史上,小数的产生比分数晚得多。刘徽在开方不尽时用十进分数(微数)逼近无理根的近似值,开十进小数之先河。古代用分、厘、毫、丝、秒、忽表示分以下的奇零部分。赝本《夏侯阳算经》常常以某个整单位表示,不再列出微数单位,如将绢1525匹3丈7尺5寸化为1525匹9375(1匹=4丈),实际上是一个十进小数。秦九韶、李冶都将1863.2寸表示成,与今之记法基本相同。杨辉、朱世杰先后总结了民间化斤两为十进小数的歌诀。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小数的国家。中亚的阿尔·卡西13世纪才掌握十进分数。西方斯台汶1585年才有十进小数概念,记法远不如唐宋时的中国,如上述小数记成或1525(0)9①3②7③5④15259375。
(穷奇网 www.71101.net)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