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是怎么过春节的?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皇帝是怎么过春节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古代的朝廷过春节,以宋朝的官员最为潇洒、自在。衙门在腊月二十这一天统一“封印”,就是说要过年了,暂停办公,一直到正月二十“开印”办公,朝廷“停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时间各级官员可以探亲访友,可以逛青楼,可以聚会还可以赌博。《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载:“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总之,各种娱乐活动五花八门,充分享受佳节的欢乐。
    

    皇家自然也要与民同乐,有时候参与赌博。
    “仁宗尝与宫人博,才出钱千。既输却,即提其半走。宫人皆笑曰:‘官家太穷相,既输又惜,不肯尽与。’仁宗曰:‘汝知此钱为谁钱也?此非我钱,乃百姓钱也。我今日已妄用百姓千钱。’”(南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
    这段记录,就是说宋仁宗和太监们赌博,赌博输了还打赖。
    以上都是说的汉人的朝廷过春节。
    

    那么,清朝统一天下后,他们满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满人的春节就比较累了,皇上累,官员累,太监宫女们更累——他们得时刻不离的围在皇上、官员左右伺候呀!
    清宫的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的小年开始,直到正月二十日左右才宣告结束。
    清朝也有“封笔”和“封玺”这一说。
    所谓的“封玺”,就是将皇帝的所有印玺封存起来,这个日子并不固定,钦天监提前算好黄道吉日。到了这天,在乾清门设置黄案,交泰殿首席太监侍奉,到了吉时,皇帝拈香行礼,仪式完毕后将各印玺入匣收藏。“封笔”仪式大致相同,同样极为隆重肃穆。
    除了皇上的御笔和大印要暂时封存,各官署衙门也要将印封存起来,然后才放假过春节。
    

    而一旦完成了封笔仪式,皇帝就不会动御笔和印玺了。就是发生了天大的事,也不改规矩。
    有一年,乾隆皇帝就遇到这么一回。这年的除夕申时,有一封有关大小金川战事的特急奏报,突然送入宫中。虽然事关重大,但皇帝也无法动用御笔批复,只得采用口授的方式,由大臣们代笔颁发。
    皇帝一般从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一,为放假时间。
    

    除夕这一天的年夜饭,皇帝会和所有老婆在一起吃饭,地点在保和殿或乾清宫。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上黄金绣的桌围子。
    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但是这顿年夜饭并不是宫中的御厨掌勺,而是由臣子们“孝敬”的。
    按规定,亲王每人进献8桌,羊3只,酒3瓶(每瓶10斤);郡王每位进献5桌,其他都和王爷等同。
    贝勒每位进献3桌,羊2只,酒2瓶;贝子每人进2桌,其他和贝勒相同。
    如此一来,宴桌不够的话,才由光禄寺予以补齐。
    

    根据《国朝宫史续编》记载,正月初一早晨天刚亮,乾隆皇帝便会前去北海阐福寺祭祀,他要登上大佛楼,虔诚的进香敛福。
    祭祀仪式结束后,就来到重华宫,用刻有“赐福苍生”、号称“万年清管”的黑漆杆毛笔,蘸着朱砂书写“福”字。
    头一张“福”字都要郑重的封存起来,永不开启,表示要留住福气。接下来书写的“福”字,就准备给王公大臣赏赐的时候用。
    到了辰时(早7点),钦天监官员宣布时刻已到,午门上鸣钟击鼓,乐队奏响音乐,皇帝登上太和殿宝座,銮仪卫官员甩响静鞭,赞礼官高喊“排班”。
    参加朝贺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按规定,分为东、西两班,各依品级主序,以“品级山”为标志,面向北,东西横向排列,东西各十八排,每排首有御史一名,皆依仪礼拜祝高呼。
    然后由两名大学士跪捧贺表,由宣表官宣读。
    读毕,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大臣和使臣们就会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贺表”,恭恭敬敬的呈献给皇帝。
    接下来皇帝要赐座赐茶,百官又要叩头谢恩。
    茶毕,静鞭再鸣,乐队再奏,皇帝下殿,百官退朝,贺岁拜年的大典就算完成了。
    

    下来就是大臣们正式过年,享受难得的春节假期了。
    到了正月十九日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宴席,名叫“筵九”。举办这个宴席的寓意,类似于我们如今的“收心会”。因为到了第二天,宣告假期正式结束。皇帝要正常办公了,朝臣也要正式上班了。
    这天晚上,皇帝宴请王公大臣及新年来朝的藩王和外国使臣,皇帝赐大家茶点。在这个茶话会上,要演出许多节目,计有西洋秋千,满、蒙、朝鲜等民族歌曲,摔跤、爬竿等杂技类节目。
    演出结束后,最后放烟花爆竹。
    此时的茶话会才算真正的结束。君臣们在第二天,要开始一年的忙碌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