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照的清楚吗

 

现代人的镜子都用玻璃制成,而古代人用铜镜,那么铜镜真的能照清楚吗?

现代大家习以为常的玻璃镜于1835年由德国化学家将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后涂到透明玻璃的一面而发明,1929年,英国人将工艺改进,成了我们如今常用的镜子。

而在中国古代,公元前2000年已有镜子的记载,东晋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中有一段为贵族女性在镜架前梳妆的场景,画中镜子为圆形,有高高的支架作为底座。

唐代诗人们也多次提到镜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不管是名画中的镜子还是名诗中的镜子,都是铜镜而非现代的玻璃镜。

玻璃镜非常清晰,但是我国古代的铜镜也并非模糊不清,如果铜镜真的看不清楚,那人们看水中的倒影就可以,何必再麻烦制作铜镜呢?

铜镜的制作流程

古人将铜、铁、硅、铝及一些不常见的金属比如锡、铅、锌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炉中进行熔化,成为金属汁后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凝固变冷后,就成了铜镜的雏形。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铜镜大多为圆形,一面为镜,一面雕刻各种花纹寓意吉祥。现代人认为铜镜不清晰一方面是电视剧的误导,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书中和博物馆里通常只显示铜镜的花纹面,看起来就厚重不清。

人们常常忽略了出土文物在经历千年的时光洗礼后,土质的浸入、空气的氧化、金属本身质地的不稳定性等等都会使原本明亮的镜面变得锈迹斑斑,发绿发黑。

从模具中拿出初品后,会有专门的手艺人对圆形铜具的一面进行物理打磨,直至将镜面打磨的光可鉴人,曾经有人尝试将现代的铜制5角币进行打磨,磨出来的小圆片照人已经很清楚。

在中国现在的某些地方还存在一些名为“倒锅匠”的手工艺人,他们走街串巷由需要铸锅的群众提供铝原料,用高温熔化将铝汁倒入锅具,冷却后稍一打磨就成品相不错的铝锅,相信这曾存在于不少人童年的记忆里,铜镜的制作原理大体相同,只是要复杂许多。

乡间手工艺人铸成的铝锅有气泡、砂眼、小裂缝之类的小瑕疵,铜镜制作中有同样的问题,这些小瑕疵无疑非常影响使用效果及观感,即使打磨过后仍然存在,这时需要进行制镜的最关键一步——粉玄锡,摩白旎。

《淮南子·修务训》中曾提到铜镜表面工艺的制法,“明镜之始下型,朦然未见形容,及其粉以玄锡,摩以白旎,鬓眉微豪可得察之”。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明镜刚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也朦朦胧胧照不出容貌身影来,但等到用玄锡擦拭,白毡磨亮后,人的鬓发、眉毛、毫发都能照的清清楚楚了。这段文字的原意是学习于人如同玄锡如镜,镜要亮要看玄锡,人同样离不开学习。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窥探到古人提亮铜镜的方法,还可以推测出古代铜镜成像度很清晰,毕竟鬓发眉毛都能照的清清楚楚,这是电视剧中昏黄的铜镜做不到的。

至于磨镜的玄锡到底为何物,文献中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玄锡为黑色的锡质物,很有可能是汞与锡的混合物。

铜镜在古代可以称之为奢侈品,铜镜接触空气久了易氧化,镜面上的玄锡也会日益挥发,时间一久又变成昏黄的铜镜,古代有种职业叫磨镜匠,专门处理不再清晰的铜镜,使用磨镜药反复擦拭后,镜面又光可照人,但由于磨镜药由易挥发的有毒重金属制成,长年累月的接触会影响身体健康。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已非常广泛,后来方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重金属,用在青铜器中,逐渐演变成铜镜。在春秋战国时代,冶炼技术受限,铜制品价格昂贵,铜镜只有王宫贵族能够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冶炼技术得到发展,铜制品不再稀缺,铜镜成为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生活品。

最初的铜镜放在镜架或者镜台上,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在铜镜后面加上一个可以系绳的钮眼,这样铜镜可以外出携带,再到后来有了带手柄的铜镜,与现代玻璃镜的一些造型十分相似。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收藏有许多十分精美的铜镜,背面花纹线条流畅、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在陕西周原博物馆中,有工作人员根据书中的古法制成的铜镜,清晰度可比拟现代镜。

小小一面铜镜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如沧海一粟,却也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我国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