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截止2000年统计达斡尔族人口132394人。其中黑龙江省,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嫩江县、富裕县、龙江县、爱辉县;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还有达斡尔族散居在呼和浩特市,布特哈旗,海拉尔市、喜桂图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达斡尔族,主要集中在塔城县。此外还有达斡尔族散居在吉林、辽宁、北京等地。
达斡尔族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有布特哈和齐齐哈尔两种土语,其语言丰富,有大量反映渔牧狩猎农耕的词汇,其中有汉语、满语和鄂温克语借词,特别是汉语借词较多。达斡尔族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能使用满文、蒙古文、哈萨克文。达斡尔族人信仰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达斡尔人擅长制作桦树皮和柳编工艺品,烤烟和狍皮靴子的制作技术水平很高。
在清代时,达斡尔族人的饮食结构中,肉食占较大比重,近代转变为粮食为主。达斡尔族传统的米食主要有:“敖苏木·巴拉”(蒸干精白的稷子米饭);“希吉莫·巴达”(未蒸干的稷子米饭);“阿勒莫·巴达”(蒸干精白的荞麦米饭);燕麦米饭和大麦米饭等;达斡尔人爱吃各种肉粥,各种“拉里”(稠粥),如“西吉米拉里”、“尼吉拉里”(荞麦脐子稠粥)、“瓦日勒拉里”(用酸初乳和稷子米做的稠奶粥)。人们吃初乳粥时,须通知左邻右舍和亲友来品尝。面食主要有:“大乐巴达”(足一种浇入野禽或家鸡肉、汤的荞面压制面条,压制面条有特制的工具——“大乐”);“托古列”(牛奶面片,拌奶油和糖);“拉日斯巴达”(肉汤刀削面);“贺日克木勒巴达”(奶子或肉汤刀削面);“贺日格巴达”(肉汤拇指状荞面疙瘩)等等。这些面食中一部分可用白面加工做成。饼馍(乌图木)花样也很多,有“绰茂乌图木”(盅状荞面蒸馍)、“巴乐替乌图木”(夹有苏子馅的白面或养面烙饼)、“浩乌热乌图木”(各种面发糕)、“烤勺乐乌图木”(荞麦脐子面煎饼)等。此外达斡尔族还有各种炒面(“哈格”)和“欣特乐”(炒后碾制成的燕麦碎粒),吃时拌以糖、奶油和牛奶,这种干燥食品便于野外作业者携带,叉耐饥饿。达斡尔族糕点食品有用发酵的稷子米面和好后卷成“8”字形油炸糕,叫“希日格勒”,还有用炒熟的稷子米面和晒干的山丁子粉、稠李子粉、糖、牛油拌匀后压制成方形糕点,叫“瓦特”。
达斡尔族副食品主要有肉、奶、菜三类。达斡尔族人善猎、渔、养牲畜,故肉食来源较为丰富。达斡尔族人食肉基本不忌口,各种飞禽走兽、家畜、家禽,各类鱼皆可进食。吃肉以“手把肉”为贵,将兽、畜肉带骨大块炖煮,手执刀割食之。达斡尔族人主要吃牛奶,一般不吃马、羊奶,酸牛奶是解渴消暑的上品,鲜牛奶生、熟均可,以作米饭、面食。牛奶还可用来做各种奶制品,如奶皮、奶油、干酪等高级乳制品。
达斡尔族妇女在园田种植各种蔬菜,如豆角(菜豆)、茄子、黄瓜、白菜、萝卜、辣椒、豌豆等,以为菜食。还勤于采集各种野菜,做为补充,主要有“满给斯”(山葱)、“昂果勒”(山芹菜),“开列日”(野韭菜),“满奇”(野葱)等。其中“坤必乐”(柳蒿芽菜)尤为达斡尔族人所偏爱,春季大量采回,或当时吃或晒干贮存,以备冬春缺菜时食用。夏季采蘑菇、木耳,或鲜食或晒干备存。达斡尔族妇女还将采来的野李子、山丁子晒干碾成粉,或作为冲剂饮用,或做饼馍夹馅。达斡尔人能自己腌制各种咸菜,其中采野韭菜花碾制成上等调料,别具风味。达斡尔妇女还晒其他如豆角丝、茄子片等干菜,做为冬、春菜食。现代达斡尔人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构成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些传统的食品和吃法仍为绝大多数达斡尔人所偏爱、承袭,特别是在节日和宴宾待客时,“手把肉”、“坤必乐菜”是必不可少的。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人的自称。关于其语意则有不同解释。有人认为,达斡尔语中的“达”可释为“原”、“故”,是“原来”、“过去”、“以前”之意;“斡尔”可释为“处”、“址”,是“居地”、“位置”、“地区”。这样,“达斡尔”就是“故地”之意。契丹族兴起后,向外征战,大量的契丹人随之迁居到新的地区,把留在辽河流域临潢府一带的人称为“达斡尔浅”(浅,达斡尔语为复数),后来逐渐形成对这部分人的称呼。
有的根据传说,达斡尔族的祖先萨吉尔迪汗居住在鄂嫩河上游。有一年冬天,寒冷异常,江水结冰。汗计划出征,命头朝南睡者跟随他渡过江作战。出征者,称“结达其斯恩”(“结达”,即契丹,“其斯恩”即出征)而留在原地的是头朝北睡的,有其母亲及他的六个儿子等。这些留下者称“达斡尔德呼鲁斯恩”。
还有人根据汉文史志,称“契丹本姓大贺氏”,认为达斡尔就是从“大贺氏”转音而来。“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契丹君(酋长)达呼尔氏(原作大贺氏)本族名达斡(卧)如(原址之意)”。另一解释为“大贺”这一部名,得自居地洮儿河的古称。如“《辽史》谓挞鲁河,《金史》日挞鲁古河”。
也有人认为达斡尔是从蒙古的“达鲁花赤”讹传而来。达斡尔族的语意,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解释。仅是根据达斡尔人自称的音译,汉语音译有各种写法,写成达库尔、达呼尔、达户、达古鲁、达瑚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最后定名为达斡尔民族,从此成为固定的民族族称。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小年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似。
达斡尔族布通节
布通即年三十,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达斡尔族人在节日这天上午打扫卫生,张贴年画和对联,给近亲各家老人赠送礼品。在大门外备一堆干牛马粪,晚饭之前点燃以驱散不祥之云,并往火堆上放些肉块、糕点和饺子等,求火神保佑人畜平安。晚餐以手把肉为主。餐后,老人用酒肉、糕点祭祖敬神,焚香叩拜。前半夜,包饺子冻贮,以便正月间随时煮食。子时,晚辈给长辈敬酒叩头,祝老人健康长寿,老人也预祝晚辈幸福。当夜爆竹声不息,灯火长明。
达斡尔族阿聂节
阿聂节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于农历正月初一举行。“阿聂”是达斡尔语音译,意为春节。
为了好好地过节,达斡尔族人民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打扫房屋、包饺子、蒸豆包、做宴菜,并采购过年的各类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冷冻起来,节日期间就可以吃现成的。
除夕的早晨,达斡尔族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张贴年画和对联。各家大门外的正前方,都堆起了一大堆干牛粪饼,傍晚时点燃,使整个屯子充满了和睦吉祥、安宁热烈的节日气氛。达斡尔族老年人还把大块的肉食、白摸、饺子及各种鲜美的食品抛进火堆里,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达斡尔族认为火愈旺愈好,因而各家尽量把自己门前的牛粪堆垛得又高又大。
入夜,达斡尔族各家门前都悬挂各式灯笼,有的人家还以别致的冰灯装饰门口。除夕之夜,达斡尔族人有祭祖的传统,但不设牌位,也没有神完,只是在房屋西侧的地上插上一柱香,然后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祭献给祖先的酒、奶皮、点心等,由家中老人摆放。待全家向长辈叩头辞旧岁以后,接着就到同一血缘家族的亲戚家中拜年。先到族内最年长者家中拜年,然后挨家挨户地拜,每家都得拜到。午夜一过,新的一年开始,聚在一起的达斡尔族人还得再拜一次,给长辈家挨户地拜,每家都得拜到,给长辈请安、敬烟、叩头。整个除夕之夜充满着欢声笑语,达斡尔族人民尽情娱乐,通宵达旦。
初一早晨,达斡尔族人梳妆打扮,然后向天神、娘娘神、灶神及祖神烧香叩拜,祈求庇护和恩赐,再向长辈行敬酒叩头礼,并接受老人们的祝福。第一顿年饭是吃饺子。做时或包入一根红线,意味着吃到者会长命百岁;或包入一枚硬币,达斡尔族认为吃到者会一年不缺钱花。内蒙古等地的达斡尔族人们,在包饺子时还包人八个小面团或一撮面粉,分别象征儿女满堂和心地善良。吃过迎春饺子,达斡尔族青年男女各由同辈兄长带领,逐户拜年。若某家长辈过世未满三年,晚辈拜年者要向设在南炕的灵位磕头敬烟。到外村拜年不能等到日出之后,拜年的客人一进门,就首先去揭主人家的锅盖,抢吃家家都必备的年糕,品评糕的甜酸。若说谁家的糕最甜,就是夸谁家的人心最善。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按照传统习惯,每逢阿聂节,妇女们都要互相赠送礼物,把最好的烟叶、奶皮、糕点、冻肉等分别包好,送给老人、亲友。从初一到初五,有些地方甚至是在整个正月里,妇女都不得动针线,否则要一年受累,过年时不得大声哭闹和呵斥,不然就会遭殃。烟,是达斡尔人待客必不可少的礼物,所以节日期间无论男女,都要先互相敬烟,以示互相尊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