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石韦图片 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石韦配伍应用 石韦附方 石韦副作用性凉;味 苦甘;归肺、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禁忌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和有柄石韦或石韦的叶片。野生。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河北等地。原植物喜阴凉干燥气候,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除去根茎及根,拣去杂质,洗去泥沙,晒干或阴干,切段,生用。

    石韦为少常用中药。商品石韦为水龙骨科石韦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按叶型大小不同,分为大叶石韦和小叶石韦两类。大叶石韦的原植物有庐山石韦、毡毛石韦和光石韦等;小叶石韦的原植物有石韦、有柄石韦和北京石韦等。其中以庐山石韦、石韦和有柄石韦应用较为广泛。

    石韦图片

    第1步石韦

    20211101112528

    第2步干石韦

    石韦的功效与作用

    (一)石韦的作用

    第1步镇咳平喘作用。

    小鼠口服庐山石韦提取物(水煎液)及异芒果甙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不及可待因的作用明显。小鼠口服庐山石韦提取物101(水煎浓缩液)、410、411、1A母及晶1均有明显镇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均不及可待因。

    第2步抗菌作用。

    100%石韦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第3步利水通淋。

    本品苦甘而寒,苦可降泻燥湿,甘可缓急止痛,寒可清热泻火。入肺及膀胱经,则上能清肺热,下能利膀胱,开水源以通水道,故具利水通淋之功。适用于淋病之小便涩疼痛,少腹拘急,尿红或浊,尿中挟砂等症,又兼清热止血之力。对血淋者更宜《神农本草经》讲:石韦“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可知本品乃利水通淋要药,如《千金方》石韦散,即以石韦配当归等,主治血淋诸疾。

    第4步清肺化痰。

    本品入肺经,则寒可清肺热。苦可降逆气而又燥湿,湿去则痰化。故有清肺化痰而止咳之功。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者较宜。

    第5步清热泻火。

    本品苦寒。能清热泻火,兼入肝经。肝主藏血。故善清分血之热而具凉血止血之功。用于血热妄行的崩中漏下(见有量多淋漓,色鲜或紫、质稠,口干烦热、舌红脉数)及吐血衄血等,甚为相宜。民间以单味本品水煎服或酒下药末,均治崩中,有显效,故《本草纲目》讲:石韦“主崩漏”。

    第6步利尿通淋。

    ①用于泌尿系感染尿血涩痛或血尿,常与车前子、滑石、木通、瞿麦等同用。

    ②用于石淋血尿者,常与海金沙、金钱草、冬葵子、滑石等同用。

    第7步清热止血。

    用于血热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吐血,常与生地、丹皮、三七等同用,也可单味30克水煎服。

    第8步清热化痰。

    用于肺热咳喘,如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常与生石膏、麻黄、杏仁等同用,或单味与冰糖煎服,也可与槟榔配用。

    鉴别应用。

    石韦与滑石:二药均性寒而通淋,对于热淋,石淋尿道涩痛者,皆为常用之药。然石韦有凉血止血之功。故偏治血淋;滑石性滑而利湿,故长疗石淋及湿热淋。此外。石韦能清肺止咳、滑石能清暑止渴,二药同中有异。各有所长。

    其它作用。

    石韦能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并有某些抗癌作用。将石韦以热水浸出再冷冻干燥,使浓度为样品的750mg/ml浓度时,在体外试验中,对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抑制率为42%。

    【现代药理研究】

    庐山石韦煎剂或异芝果素、有柄石韦的水煎醇提物均有镇咳祛痰的作用。

    石韦对某些杆菌、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石韦有对抗气管痉挛的作用。

    石韦对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升高作用。石韦煎剂还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二)石韦的功效

    【性味】 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微寒。"

    ④《贵州草药》:"味辛,性平。"

    【归经】 入肺、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小肠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膀胱二经。"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①《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②《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淋沥遗溺。"

    ④《本草图经》:"炒末,冷酒调服,疗发背。"

    ⑤《滇南本草》:"止玉茎痛。"

    ⑥《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⑦《植物名实图考》:"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⑧《闽东本草》:"治痢疾。"

    石韦配伍应用

    配蒲黄,清热利尿,去瘀止血。蒲黄甘平,入肝、心包二经血分,功能止血散瘀;兼利小便,石韦苦寒,入肺膀胱二经,功善利尿,蒲黄得石韦,则通淋利尿之力加强;石韦得蒲黄,则止血散瘀之力有增。二药合用,共奏清热利尿,去瘀止血之功。如《千金方》石韦散,即取此二者等药组方,善治血淋诸证。

    配地榆,共奏清热凉血。收涩止血之功,善治湿热血淋及血热崩漏等症。

    配槟榔,降逆、行气、化湿,则共具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善治气热咳嗽咯痰诸疾,如《得配本草》讲:石韦配槟榔、姜汤、治气热咳嗽。”

    方剂制剂

    石韦散(《千金要方》) :本品、当归、蒲黄、芍药。剂型:散剂。服法用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功效主治:通淋止血。主治血。

    石韦汤(《全生指迷方》) :本品、车前子。主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胀等。

    治尿血淋浊方(《贵州草药》) :本品、猪鬃草、金钱草。主治淋浊尿血诸症。

    治咳喘方(《经验方》) :本品、佛耳草、蒲公英、一枝黄花,主治慢性咳嗽。气喘咯痰等症。

    石韦大枣汤。

    原料:石韦30克,大枣10克。

    做法:先将大枣掰开,石韦洗干净,备用。锅中加适量水,放入石韦、大枣,先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煮20分钟,饮汤吃枣。

    药膳功效:本汤利尿除热、降压降脂,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肥胖、血脂偏高者的佳品。

    石韦附方

    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石韦散)

    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古今录验》石韦散)

    治尿路结石:石韦、车前草各一两,生栀子五钱,甘草三钱。水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南昌医药》(1):14,1972)

    治心经蕴热,传于小肠,始觉小便微涩赤黄,渐渐不通,小腹膨脝:石韦(去毛,锉)、车前子(车前叶亦可)等分。上浓煮汁饮之。(《全生指迷方》石韦汤)

    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煎,调冰糖五钱,饭前服。(《闽东本草》)

    治崩中漏下:石韦为末,每服三钱,温酒服。(《纲目》)

    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石韦散)

    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黄花各-两。水煎浓缩,分二次服。(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

    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气热咳嗽。用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肺气肿、喘息不得卧:石韦120克,水煎服。

    肺痈吐脓、肺热咯血:鲜石韦60克,水煎服。

    急性膀肌炎、尿路感染:石韦30克,车前草20克,滑石18克,甘草3克,J;;柏10克,水煎服。

    治气淋,小腹胀满闷:石韦一两(去毛),鹅不食草一两。上件药捣碎,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半,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治发背:石韦于二、七月采叶,阴干炒末,冷酒调服。(《本草图经》)

    治玉枕疮,生枕骨上如痈,破后如筋头:石韦、雄蚕蛾(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散,于贴取差。(《圣济总录》石韦散)

    治烫火伤:将(石韦)孢子囊群刮下,调青油或蜡烛油涂敷伤处。(《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治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石韦30g,大枣15g,甘草3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石韦副作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石韦含β-谷甾醇、芒果苷、异芒果苷、延胡索酸等。

    药理作用:

    石韦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抗病毒,镇咳,祛痰作用。

    临床研究:

    据报道,有柄石韦叶20片左右,水煎服;治急性肾盂肾炎,多有效(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内科疾病).1970.65)。 用石韦、鸡血藤、太子参、陈皮、阿胶,煎服2——6个月,可使周围血象三系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9)。石韦还可治疗乳糜尿,尿路结石,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放疗或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宜忌配伍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滑石、杏仁为之使。得菖蒲良。(《本草经集注》)

    无湿热者勿与。(《本草从新》)

    真阴虚者禁用。(《得配本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