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是什么意思

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含义。

扶阳,意思就是帮助人体阳气,使人体阳气充足、身体健康,这个说法是民间的常用说法,人的生命本身是一团阳气,也是源自太阳的阳气,只要阳气不散去,那么生命就会不息,但是如果人的阳气受损,就容易引发疾病。

扶阳,换言之,扶助人体根本之阳气,扶阳是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的意思。

扶阳讲究三种方法

结合历代医家的认识们认为,扶阳活血之法具体可分为温阳、通阳、潜阳三类。

温阳

扶阳之法在临床上常与温阳法等同,但温阳法是特别针对阳虚病证者而设的 “虚则补之”之法。《素问·调经论篇》曰: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指出血液具有得温则行的特点,需用温补阳气活血化瘀的治法。“火神派”医家郑钦安提出, “元气为人身阴阳之主宰”,“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治病重在扶阳 。

通阳

即指使阻遏的阳气宣通。

清代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云: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通阳法不同于温阳,针对的不再是阳气虚衰而致血瘀的病证,而是一种阳气郁闭不得畅达的气机不调之证,治疗上应重在调节气机,使阳气运行宣畅,从而发挥其温阳功能。阳气作为人体气机运转的重要参与者,它的布运流行一旦受阻出现 “阳气郁遏”,则其温煦、营养、气化、防御、固摄功能就会失司,疾病发生,因此,宣通阳气作为扶阳法的重要治法之一,一直得到医家的重视。

潜阳

潜阳之法是针对阴火不安其位,则虚阳上浮之证的一种治法,即潜纳人体由于阴寒内盛而逼迫在外的浮阳,以使浮火下潜,阳归阴位,达到 “阴平阳秘”的状态,用药即当扶上之阳以使之调于和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