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节:
在城市的某个街区,一位女性发现自己晾晒在后院的内衣连续好几天都不见了。这个街区的女性居民很快开始议论此事,并且发现附jìn几个街区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当警察抓住这名盗窃犯之后,发现他对女性内衣有着强烈的依恋,在看到或触摸内衣的时候,脑海中有很多幻想,甚至兴奋地浑身发抖。
这是性癖好的一种情景。还有一种类似的情境,人们常常不会把它与性癖好联系在一起:
1、什么是恋物癖?
通俗点说,恋物就是某类人为了达到性兴奋,他需要使用无生命的物体,通常是女性内衣、丝袜、高跟鞋或生Z器以外的身体部位比如足部,作为性刺激来源获得性的满足。
这种情况一般在青春期期间显现,但可能在之前便已经开始发展。虽然暂未查出精 确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的恋物者是男性。
如果该男生搜集了这些女性私密衣物后,还与这些衣物发生如磨蹭、闻嗅等亲密接触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基本可以判定其为恋物癖。
2、恋物癖是变态吗?
从医学角度来说,单纯的恋物并非病态,但若构成了当事人极大的痛苦或对其生活的某些层面构成负面影响,就会被视为精神障碍看待。但是,恋物这一偏好转化为精神障碍的情况十分罕见,仅有不到1%的精神科求诊者视恋物为其主要问题。
3、恋物癖类型有哪些?
恋物癖的对象极其庞杂,性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霭理士在其著 名作品《性心理学》中便将这些爱欲象征进行了分类,根据产生象征作用的对象大致可被分为三类:
1、第一类:非生Z器的身体部分,比如手、脚、头发、分泌物和排泄物、气味等;1、
2、第二类:无生命物体,比如手套、鞋子、长袜、围裙、内衣等;
3、第三类:行为态度:鞭笞、暴虐、露阴癖、窥阴癖等。
很明显,对「女性衣物」的依恋便属于第二类。
恋物癖大多是由后天因素导致的,如性教育缺失、缺乏家庭温暖、Sè情制品诱导、长期被欺凌/排斥等。
Jeanine Connor 是专门面向儿童及青少年的私人执业心理治疗师、督导师,她曾分享过一个典型案例:
迈克尔是一个13岁的青春期男孩,除了经历过多次失败的寄养机构安置,以及一次失败的家庭领养外,他还是一个被「迷恋女性衣物」困扰的男生。
13岁的雷纳多倾慕玛莲娜,偷走了她的内裤
他说他会把女士睡衣、女士扎口睡裤、紧身裤袜、内衣等缠绕在腹部、大腿或生Z器上,有时也会缠绕在自己的面部,直到达到Gāo巢为止。当结束房事后,他会将衣物全部丢弃。
迈克尔说,这些衣物的触感以及被这些衣物包裹的感觉都对他极为重要。
通过深入的沟通治疗后,Jeanine找到了根源——迈克尔的内心是渴望母亲的,渴望着母亲对他的安抚,于是他将这种期盼寄予到对女性衣物的依恋中。
4、恋物癖成因是什么?
恋物没有单一确凿的成因。
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恋物行为是怎么开始的,不是单一事件,有可能是几个因素一起作用与演化形成的。或者说,有很多原因导致恋物癖,更有可能,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恋物癖是无来由的。
恋物癖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童年时性心理发育受阻,大多有性对象泛化或以象征物代替异性性对象的成因。在青春发育的这一特殊阶段,又习得了以某种物品或人体的某部分为性对象的性gǎn满足行为,通过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了恋物癖。
有些顽固性恋物癖者或多或少地伴有某种遗传或先天方面的缺陷,发生的原因可能与童年不良教育环境有关。
5、恋物癖如何治疗?
对恋物癖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药物最多只能以抗雄激素或抗抑郁药来抑制欲望,但没有药物可以制止他人有这样的想法。
心理治疗里针对恋物癖的疗法有:
(1)行为矫正方法
(2)认知行为疗法
(3)厌恶疗法
(4)橡胶圈疗法
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让患者意识到目前的恋物和幼年的创伤有关系。
恋物行为本身并没有对或错之分,毕竟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爱恋的对象。
但是,如果患者控制不住自己,使用多种手段盗取、抢夺并收藏异性穿过的鞋袜,通过摆弄、抚触这些物品及异性足部,严重干扰到他人,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痛苦时,甚至可能触犯法律法规,都需要及时就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