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性癖形成的原因和常见症状

性别有5个层次的概念:染色体性别;解剖学性别(乳房、Yīn茎等生Z器);社会性别(家庭抚养性别和公民性别);心理性别,自己认为的性别;性腺性别。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就是理解性别。包括正确使用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理解性别的坚定性和理解性别的发生学基础。性别认同形成于18-36个月之间,以后就相对稳定了。儿童在5岁时性别认同就达到94%,并且有85%的能够准确说出3条以上女孩子和男孩子的区别,而且女孩子在以上两个方面都明显优于男孩子。大部分个体都认同其解剖学性别,即心理性别认同解剖性别,但是不总是如此。如果一个生物学2的女性或者男性,尽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物学性别,但是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是异性,并且渴望改变自己的生物学性别,1949年cauldwell第一次把这种现象称为易性癖(症)。

 易性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易性癖是一种性别认同或者性别角色发生严重障碍,自信自己是与外生Z器所已表示的相反的性别,对自身性别有逆反心理,厌恶自身性别并持续存在转化自身性别的强烈愿望的性心理障碍,这种强烈愿望表示由于想获得社会文化上的好处。它属于性身份障碍,虽然从其aiai倾向来说,易性癖者为纯粹同性恋,但是由于他们自视为异性,原来的同性在其观念上就变为异性,所以实质上他们所选择的还是异性伴侣。

Ccmd-3对易性癖的诊断标准如下:

1、期望成为异性并且被别人接受,常常希望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激素治疗而使自己的躯体尽可能与自己所偏爱的性别一致;

2、转换性别的认同至少已经持续2年;

3、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或者染色体异常有关的症状。

易性癖的原因

是什么促使易性癖者想要以另外一种性别生活呢?这个问题不好获得。研究认为,易性癖与遗传,生理,心理,环境因素有关。因为易性癖者的解剖学特征与其性别认同或者性别角色之间不协调,尽管他们拥有某种性别的解剖学特征,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另外一种性别,这种矛盾让他们感到焦虑,并且希望摆脱现在的性别特征,加入到另外一种性别的人群中。想由男性转变成为女性的易性癖者把自己知觉为女性,由于命运的作弄,他们才会带着错误的性器官出生在这个世界。而另外一些想变成为男性的女性,认为自己是一个困在女性身体中的男性。一个易性癖的博士曾经说: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非常确信我是被指派到了一个不适当的性别-男性中,在我的内心我知道自己是女性。研究认为易性癖者与睾丸酮有关的基因不同,一些易性癖报告自己在3-4岁就感到不同,不是生活方式问题的选择。易性癖是一个医学问题,“你生来就如此,你没有选择”。Anne认为性欲目标倒错是原因。在心理和社会因素上,精神分析强调父母等抚养人的关系对性心理的影响。认为易性癖是因为没有解决分离焦虑引起。认为与母亲过多亲密接触,不是担心分离,加上父亲没有能力阻止男孩子的过度女性化。行为主义认为重视父母教养和观察学习在易性癖的原因。易性癖者的父母对儿童表现的交叉性别行为不仅没有阻止,而且许多情况是明确鼓励,造成生理的性别和后天习得的性别认同冲突。

性别认同的先天后天之争

生理决定论是性别认同的先天观念的力量,性别认同的生理决定另是性别生理本质主义。以生物学为基础,提出生理即命运的口号,强调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是他们性别认同的决定因素,认为男女有激素,解剖学和染色体的不同,才表现男性的男性气质,女性的女性气质。现代医学认为,并不是精子与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决定胎儿的性别,实际上,早期胚胎发展成为女性和男性内部器官潜能。怀孕7星期后,如果没有胎儿雄性激素分泌,即使是性染色体为xy的个体,也不能发展成为正常男性,而且这个时候的雄性激素还决定了胎儿的男性性别认同,如果不足就产生女性性别认同。如犹太人的割礼显示,割礼失败的事故,导致男性Yīn茎缺失,父母即使做了性别手术或者激素治疗,并且作为女性抚养,他们仍然表现明显男性特征。研究认为,性别认同是很大程度上在子宫就决定了。性别认同在怀孕前3个月就决定了,尽管直到几年以后孩子才会语言表达性别认同。“当大脑暴露于睾丸酮子并被男性化后,再对这个个体说你是女孩子是完全没有用的”。但是研究认为,xx染色体和卵巢并不是女性行为模式的必要条件。社会建构主义是持性别认同后天的主导力量。认为性别是社会和个人共同建构的结果。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许多差异都不是来自一个基因,而是许多基因相互作用。社会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人生为男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所谓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但是后天获得的,女性主义者波伏瓦的表达是: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父母及社会的期望会使他们对婴儿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影响婴儿的反应方式,因为社会期望会形成社会压力,两性中大多数成员就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于某种性别群体的性别认同感,自觉采取一些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一般儿童在18个月前对自己的行为,爱好还没有性别倾向,2岁以后儿童行为爱好的性别倾向就比较明显。如果儿童到一定年龄还不能从心理上儿童自己的性别,不能使自己的性别的心理体验与他的实际性别一致,而是一味去模仿异性的穿着,言行,举止,那么到了一定程度也就存在性别认同障碍的可能。极端本质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生理决定的,极端社会建构论认为一切都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后天的自然事实。一个是自然基础,一个是养育作用。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同性恋研究开始强调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社会建构性,产生酷儿理论,并且受到关注。酷儿理论从同性恋和易性癖的角度提出问题,质询对性,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传统理解。酷儿性就是难以适应分类。自称酷儿的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难以为他们分类。不止是男性气质的女人,女性气质的男人,同性恋者,异装癖者,易性癖者,还有许多难以分类的人感到的:我的自我不仅仅是这样的,我比这个要多得多。酷儿不是一个新型的固定性主体的标签,它所提供的是一个本体论的类型。抛弃了单一的,永 久的,连续性的自我,取而代之是表演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和过程性的自我概念,并且由不断重复和不断为它赋予新形式的行为建构而成。酷儿理论表达立场是:它欢迎和赞赏一幅更宽广的性和社会多样性的图景中的差异(笔者:不一样,真好玩的理念)。它强调社会性别的相对性,认为生理性别是天生的,但是社会性别既非内在,也非固定,而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sedgwick认为:某种文化中两极对立的分类,实际上处于一种不稳定和动态的关系之中。不稳定和动态的关系,形成了性别角色标准不断变化的原动力。一些学者认为,dsm应该剔除易性癖,认同1973年废除同性恋一样,因为这个诊断会使性别角色标准进一步制度化,忽视性别角色随着社会发展应该出现的变化。专家认为由于易性癖这个术语本身所存在的困惑及导致的歧视,世界卫生组织和医学专家都不再使用它。

 事实上,在两性的维度上,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双性化模型的研究说明传统的性别角色行为并本身最适应的行为,问题的关键是,无论个体选择了什么性别,只要能够适应它,能够悦纳它,那么对于他来说,其性别身份就是合适和成功的。真正的性别应该是超越性别本身的,它给人带来一种完满感,希望感和力量感。巴索的建议:当在界定健康的个人功能时,应该抛弃与性别有关的特质,当性别角色的超越发生时,人就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正义,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并界定是否接受。

 《国际中华性学杂志》2012年第2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