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本草纲目》列入草部毒草类。
别名:续毒,川狼毒,白狼毒。猫儿眼根草。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材狼毒戟,月腺大戟的根。均为野生。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狼毒为瑞香狼毒的干燥根,呈圆锥形至长圆柱形,稍扭曲,长7~30厘米,直径2~7厘米;根头部留有地上茎残基。外表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及横生的细长皮孔,有的残留细根。栓部剥落后,露出柔软的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中心木质部黄白色,外圈韧皮部白色,呈纤维状,气微、味微甘、微苦而辣。
狼毒大戟:干燥的根呈圆柱形,直径约4~7厘米,厚约0.5~3厘米,偶有达7厘米者。表面黄棕色或淡棕色。栓皮成重叠的薄片状,易剥落。断面不平坦,有暗棕色与黄白色相同的明显同心环。质轻,易折断,断面粉性,水湿后有粘性,撕开时可见粘丝。气微,味甘,并有刺激性辣味。
月腺大戟:本根与狼毒大戟的根相似,唯切面的同心环纹颜色较浅,不如狼毒大戟根明显。以水湿之不显粘性。
主要成分:瑞香狼毒的根含甾醇、酚性成分、氨基酸、三萜类及有毒的高分子有机酸。可能还含蒽甙。
狼毒大戟:根含树脂10.46%及1%~2%硬性橡胶。
功效与作用:从瑞香狼毒中提得一种狼毒甙,原称川狼毒素的抗菌物质,并称其毒性很低。狼毒煎剂灌胃6克(生药)/公斤,可提高小鼠痛阈20%~50%(电击鼠尾法及热板法)。叶、根中可能含有蒽甙,能增强小肠蠕动,可治疗便称。
狼毒大戟的根可用以杀蛆,灭孑孓。20%的煎剂对麻醉犬的呼吸、血压及离体蛙心、肠管均无作用。
炮制:切片,醋制。
性味:苦、辛、平、有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逐水祛痰,破积杀虫。
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临床应用:狼毒有大毒,非恒用之品,惟质实气壮,积聚、心腹胀如鼓者用之。
1、治卒心腹症坚,两胁下有气结者,常与附子等配伍,如狼毒丸。
2、治一切食积、痰积、虫积、气结、痞块疼痛、胸膈肚腹膨胀、饮食不消等,狼毒研末单用,或做丸服。对于淋巴结核未破者,狼毒煎水洗也很有效。
此外,狼毒煎鸡子服,可治疗胃癌,肝癌、肺癌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等,临床报道,曾用上法治疗上述疾病25人,均有疗效。但有恶心、呕吐及轻度腹泻,没有发现肝、肾及神经方面不良副作用。
使用注意:狼毒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用量:内服:煎汤,1~2g;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涤或研末调敷。
处方举例:1、狼毒丸(《圣惠方》)治积聚,心腹相连腹痛,心腹胀如鼓者:醋制狼毒120g,制附子90g,防葵90g,上药捣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以粥饮下5丸,以利为度。
2、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治睾丸结核:狼毒、核桃、白矾各等分,烧存性,共研细末。每日一次,每次4g,开水送服。
注:(《本草纲目》)所载的狼毒,系瑞香狼毒的根,故应以此为正品。但目前多数地区所用的狼毒,为大戟科植物,叫白狼毒。此外,广东以木芋头的块茎切成薄片,作狼毒入药,应注意鉴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